来源:环球时报
美国《华盛顿邮报》5月6日社论,原题:贸易战如何危害美国国家安全每架F-35“闪电II”战斗机含有超过900磅的稀土元素,每艘“弗吉尼亚”级潜艇含有9200磅稀土元素。由这些材料制成的永磁体被用于制造“战斧”导弹、“捕食者”无人机以及智能炸弹。几乎所有这些稀土材料都来自中国。中国几乎承担了全球所有重稀土的加工工作。中国还生产了约90%的稀土磁体,这些磁体被广泛应用于从电动机到涡轮机以及电子设备等产品中。
在美国政府对中国输美商品竖起了关税壁垒之后,中国利用这一强大的影响力来源进行了反制:对部分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因此,美国针对中国发起的贸易战已危及美国的国家安全。
美国政府似乎在其挑起的贸易战中误判了双方的力量对比。当中国是美国众多产品——仅以苹果手机和矿物这两样为例——的唯一来源时,中国就能够以极具杀伤力的方式对美关税举措进行反制。对稀土问题的误判尤为严重,因为这直接威胁到美国的军事优势。
美国选择不多。政府试图获取其他关键矿产所采取的一些策略——敲诈乌克兰、威胁接管加拿大和格陵兰岛,以及怂恿企业违反国际法开采深海海底矿产——这些做法无法营造出那种为促成国际合作以找到中国供应替代品所需的友好氛围。在这种情形下,美政府的关税措施似乎特别适得其反。
然后是时间问题。包括澳大利亚、巴西、南非和越南在内的多个国家都在研究稀土的开采和提炼,以及磁体的生产。但中国以外的产能仍然很小。即便在最理想的情况下,构建一条替代中国的稀土供应链也需要数年时间,甚至可能超过十年。
眼下紧迫的问题是,在那之前该如何应对。考虑到当前的情况,对中国挑起贸易战、排除合作与共存的可能性,不是一个明智之举。单从稀土和磁体这方面来说,就足以促使白宫缓和与中国的敌对关系,并立即开启对话。(王从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