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本报记者 姚慧
近日,青岛农商银行发布的2024年年度报告显示,该行积极应对复杂形势,坚守市场定位,强化业务创新,在服务实体经济、支持乡村振兴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整体经营稳健发展。
2024年,青岛农商银行营业收入110.33亿元,比上年(下同)增长6.85%;利润总额24.89亿元,增长11.80%;归母净利润28.56亿元,增长11.24%。资产规模持续扩张,资产总额4950.32亿元,增长5.79%;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2665.83亿元,增长4.2%;吸收存款3266.73亿元,增加211.34亿元,增长6.92%。多项核心财务指标彰显该行稳健的盈利能力和良好的发展势头。
报告显示,青岛农商银行公司金融业务紧紧围绕实体经济发展需求,加大对制造业、涉农领域等重点行业的信贷投放,对实体经济贷款超2400亿元,科技金融贷款超140亿元,绿色金融贷款139亿元,对青岛市专精特新企业服务覆盖率超40%。
为助力小微企业发展,青岛农商银行不断优化服务模式,在全行253个网点开通小微信贷服务,连续9年获得青岛市“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先进单位”称号。2024年末,小微贷款余额1347.43亿元,户数5.55万户,其中,普惠型小微贷款余额502.58亿元,客户数5.43万户,累放贷款年化利率降至4%,切实降低了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此外,青岛农商银行充分发挥地方法人银行优势,积极拓展国际业务,截至2024年末,累计服务外贸企业1.28万户,占全市外贸客户总量近50%。
在资金业务方面,青岛农商银行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创设发布地方政府债债券篮子、乡村振兴指数等新产品,为支持地方经济和乡村振兴引入更多金融资源。
报告指出,2024年,青岛农商银行不断提升自身实力,获得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银行间债券市场综合类现券做市商等资格,实现金融市场业务全牌照经营,市场活跃度和影响力持续增强。同时,该行秉持专业、规范的原则,构建特色化代客理财业务产品体系,为客户提供优质的财富管理服务。
2024年,青岛农商银行锚定“数智赋能标杆”战略目标,持续深化数字化转型。在顶层设计上,推进数字化转型战略规划实施,落地42项重点项目,成立软件开发中心、需求测试中心、数据资产管理中心,构建起完善的应用系统平台体系,提升了应用支撑能力。
在技术创新方面,青岛农商银行加大对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投入,成立人工智能攻坚团队,加速布局人工智能中台建设。基于前沿技术构建的智能风控平台、数智财资中台等,有效提升了风险管理和业务运营的智能化水平。同时,该行扎实推进数据治理,构建数据治理体系,深化数据资产应用,提升数据中台能力,为业务发展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报告称,青岛农商银行高度重视风险管理,通过建立“战略—风险—资本”三位一体的治理架构,完善风险管控体系,强化风险限额的动态调整与约束机制,实现风险识别、评估、监控与处置的闭环管理。在信用风险管控上,该行完善计量工具,升级风险预警体系,优化授信审批流程,加强贷后管理,有效化解贷款风险,不良贷款率降至1.79%,较2023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此外,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和措施,确保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合规风险等各类风险可控。
报告指出,青岛农商银行始终牢记社会责任,在支持乡村振兴和保护消费者权益等方面积极作为。
在支持乡村振兴方面,该行设立乡村振兴部,加大涉农贷款投放力度,创新推出一系列乡村振兴特色金融产品,如“金穗节节高”“鑫惠农·花生保险贷”等,为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截至2024年末,该行涉农贷款余额680.37亿元,增长17.44%。
在保护消费者权益方面,该行将相关要求贯穿业务流程各环节,健全工作决策执行机制,加强产品和服务审查,深入开展金融知识宣教活动,提升消费者金融素养。2024年共开展线上线下教育宣传活动3700余次,触及消费者168万人次,服务类投诉比上年下降82.73%,服务满意率达98.08%。
上一篇:PKD女孩14年五省求医获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