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组织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只有不断夯实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才能确保党的领导“如身使臂,如臂使指”,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打造基层党建“人才链”。基层党组织直接面对群众,回应群众各种诉求和关切,是党的“神经末梢”和“兵头将尾”。着眼于2026年村级换届选举工作,依托大学生到村任职平台,打破地域藩篱,教育引导各级党组织把学历高、肯干事、有活力的优秀大学生人才积极吸纳至村级组织,发挥他们自身知识优势、年龄优势、技术优势,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和活力。积极利用各级培训体系,加大对优秀年轻干部的培训力度,拓宽思想、理清思路;另一方面,借助老干部、到村任职选调生、驻村工作队等力量,发挥“传帮带”作用,使其尽快熟悉村情,掌握群众工作方法,并用好从“五方面人员”中常态化考录乡镇公务员和选拔乡镇领导干部政策优势,激发干事创业活力,以“人才链”驱动基层党建出新出彩。
拧紧基层党建“责任链”。权责明晰是基层党建的重要法宝。要结合基层减负工作,制定基层权责事项清单,从党建工作细微处入手,统筹各领域基层党建差异化,细化任务清单,量化考核指标,构建自上而下的严密责任体系,督促各级党组织切实履行好主体责任、书记第一责任人职责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深耕“责任田”。加强对基层党建工作的监督考核,用好用活抓基层党建责任制述职评议,深化基层党建述职评议结果运用,倒逼各级党组织书记树牢“抓好党建是本职,抓不好党建是失职”理念,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拓宽基层党建“组织链”。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建设的基础工程,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基础性工作。要强化基层组织建设,疏通自上而下政令畅通、自下而上民情反馈渠道,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地生根。同时,随着社会经济多元化发展,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通过党组织的“黏合”“搭扣”,打破行政区域和条块分割壁垒,跨行业、跨领域、跨地区构建党建联盟平台,让党组织“外延”,着力构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双赢的工作格局,实现由“单打独斗”到“组团发展”,使联学共进成为新常态、联动发展成为新动能,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上一篇:数字赋能全产业链 绘写富民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