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A股上市公司先导智能向香港联交所递交H股上市申请,中信证券和摩根大通担任其联席保荐人。
根据招股书,2022年、2023年和2024年1—9月,公司的收入分别为138.36亿元、164.83亿元和90.38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3.18亿元、17.71亿元和5.87亿元。
报告期内,公司来自前五大客户的收入总额分别为102.18亿元、94.03亿元和45.41亿元,分别占总收入的73.8%、57%和50.2%。
年报显示,先导智能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18.55亿元,同比下降28.7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6亿元,同比下降83.88%。一季报显示,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98亿元,同比下降6.42%;实现归母净利润3.65亿元,同比下降35.3%。
库存周转天数增加
对于此次港股IPO,先导智能表示,赴港上市是为满足公司在新能源智能装备领域的全球化发展需要,深入推进公司全球化战略布局,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全球品牌知名度及综合竞争力,巩固行业地位。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按2024年订单价值计算,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智能装备及解决方案提供商,占据全球市场9.1%的份额,较2023年增长3.3个百分点,公司在锂电池智能装备的全球市场份额及锂电池智能物流装备的全球市场份额分别为22.4%及23.8%。
根据招股书,2022年、2023年及2024年1—9月,公司锂电池智能装备收入分别为99.44亿元、126.42亿元及62.68亿元,分别占总收入的71.8%、76.8%及69.5%。光伏智能装备收入分别为4.63亿元、10.28亿元及5.64亿元,分别占总收入的3.3%、6.2%及6.2%。
公司的存货包括原材料、在制品、制成品及发出商品。2022年末、2023年末及2024年9月30日,公司的存货结余分别为124.05亿元、132.07亿元及133.08亿元。在库存周转天数方面,公司2022年的库存周转天数为419.9天,2023年为421.5天,2024年(截至三季度末)为610.2天。
2022年末、2023年末及2024年9月30日,公司的合约负债分别为101.32亿元、125.73亿元及114.05亿元。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大
2022年、2023年及2024年1—9月,公司海外销售收入分别为11.95亿元、22.42亿元及22亿元,分别占收入的8.6%、13.6%及24.3%;海外业务的毛利率分别为19.8%、16.1%及39.8%。
报告期内,公司的大部分收入来自前五大客户。2022年、2023年及2024年1—9月,来自前五大客户的收入总额分别为102.12亿元、94.03亿元及45.41亿元,分别占总收入的73.8%、57%及50.2%。此外,来自最大客户的收入分别为55.46亿元、28.78亿元及17.26亿元,分别占公司总收入的40.1%、17.5%及19.1%。
公司提示,公司的客户主要来自新能源产业的不同领域。大量资金及新企业涌入新能源产业,市场竞争因而加剧。新能源产业内的运营企业可能会在价格、技术、成本、规模、品牌及资金等方面面临激烈竞争。此外,公司的研发工作可能不会产生预期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