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温州新闻网
温州网讯 2024年,在A股上市的温商企业成绩如何?
截至2025年4月30日,A股上市公司中共有5405家披露了2024年年报。记者收集并梳理其中的100家温商企业年报发现:2024年,温商上市公司业绩整体表现平稳,在盈利及营收增长等经营指标上跑赢了大盘,但由于市场激荡变幻,上市公司净利润增长方面有所放缓。
在全球产业链深度重构的时代背景下,温商上市企业正以空前的力度推进产业转型,推动全球产业布局,经历了不断迭代升级之后,一批优秀企业正向全球产业价值链的高端大步迈进。
业绩普遍承压,本土上市企业抗风险能力更强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2024年度,A股由温商实际控制的上市企业较上一年度增加了4家,总数达到了100家(本土企业浙江华远为2025年上市,在此不纳入计算)。
去年,百家温商上市企业总计实现营收4640.23亿元,较上一年度增加了67.1亿元,实现的净利润为351.97亿元,比前一年少赚了33.93亿元。业绩承压、净利润下滑是大多数企业面临的共同挑战。
事实上,这也是过去一年里A股所有上市公司都在经历的一场大考。Choice数据显示,去年A股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总收入71.92万亿元,同比下降1.07%;合计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5.21万亿元,同比下降1.51%。
从业绩指标看,以制造业为主的温州本土39家上市企业表现更为亮眼。2024年,本土39家企业中33家实现盈利,有19家企业实现了营收与净利润的双增长——这两项指标与前一年度基本持平。
去年39家本土上市公司共实现营收1754.87亿元,净利润126.42亿元,在温商上市企业中的占比达到38%和36%,两项指标均比2023年度提升了3个百分点左右。以制造业为主的本土企业展现出了更强的韧性。
脱颖而出,一批领头雁企业闪耀市场
本土上市公司的优异表现除了有制造业的“抗风险”属性加持外,还来自于领头雁企业的强力拉动。
近年来,A股上市公司业绩分化不断加剧,行业及区域经济中领头雁企业的作用越发突显。以本土上市公司为例,2024年度,营收最高的4家上市公司正泰电器、华峰化学、森马服饰、伟明环保共创造了1132.47亿元营收,99.35亿元净利润。在本土上市公司的营收和净利润贡献率中达到65%和79%,比上年度分别提升了1个百分点和6个百分点。
一两家头部企业“carry全场”并不是特例。比如温商上市企业中市值最高的药明康德,是创新药产业链CXO(医药外包)领域的龙头,因其特殊的行业属性,该公司研发人员占比高达80.7%,达到31819人。在研发人员数这一指标上,药明康德一家的数量比其他99家温商上市企业加起来还多。
药明康德也是2024年温商上市企业中的盈利冠军,他们实现了净利润94.5亿元。而在其之后,盈利排在第二、第三、第四的企业均为本土企业,分别是正泰电器,实现净利润38.74亿元;伟明环保,实现净利润27.04亿元;华峰化学,实现净利润22.2亿元。
还有不少温商企业,近乎每年保持营收与净利润的高速增长,正成为所处行业乃至整个A股市场公认的明星企业。
比如珀莱雅,已连续8年实现营收与净利润20%以上的增长。2024年,他们实现了营收首次破百亿元,成为中国首家百亿级美妆企业。
春风动力,已连续9年保持营收和净利润的双增长,去年更是实现营收同比增长24.18%,净利润同比增长46.08%,成为摩托车行业公认的龙头企业。
矿山服务领域的金诚信,已连续7年保持双增长,去年实现营收增长34.37%,净利润增长53.59%,营收破百亿元已是触手可及。
2024年,在某些关键指标上,一些温商企业还闯进了A股5000多家上市公司最前端的位置。比如本土的佩蒂股份,去年实现净利润1.82亿元,业绩扭亏、同比增长1742.8%,业绩增速排到了A股上市公司第8位;春风动力去年实现基本每股收益9.74元,该项指标排进了A股上市公司的第9位。
市值呈两位数波动,表现最优的是浙江东日
公司业绩固然重要,但很多股民更关心的可能还是股价给不给力。2024年下半年,A股“9.24行情”让很多人感受到了牛市的气息。但从2023年最后一个交易日到2024年最后一个交易日一整年的变化看,温商上市企业去年的股价波动只能算是“微澜”——没有一只股票的市值变化突破两位数,振幅普遍在40%以下。
截至去年年底,100家温商上市公司的总市值为9509.13亿元,比前一年大约缩水了500亿元。在97家可比的企业中,有41家市值上升,56家下降。
过去一年里市值表现最优秀的股票可能出乎很多人的意料,是本土的国企浙江东日,市值增长了68.92%。其他如春风动力、电光科技、华峰超纤等也有40%-50%不等的涨幅。市值幅度缩水最大的企业是总部位于福州市的坤彩科技,跌去了54%左右。
研发费用增速放缓,但对新领域的探索更频繁
2024年,100家温商上市公司总计投入研发费用148.07亿元,比上一年度多投了4亿多,增速有所放缓。
大企业普遍在加大研发投入。2024年温商上市公司中研发投入超10亿元的企业从3家增加到了4家,新增的是春风动力,其在2023年的基础上增加11%的投入,研发费用达到了10.26亿元。而研发费用最高的是环旭电子——2024年消费电子领域明显复苏,该公司研发投入同比增长5.5%,达到了19.08亿元。
而对于中小规模的上市企业来说,赛道的更替变幻是影响其研发投入的关键因素。比如金龙机电,去年研发人员减少了40%,该公司表示,是因为电子烟领域受限,公司调整研发投入所致。岩山科技去年研发人员增加了169%,是因为该公司广泛布局智能驾驶、脑机接口及类脑智能、生成式AI等前沿领域。随着企业对于新赛道的不断探索、试错,上市公司研发人员数量变化越来越剧烈, 记者统计发现,去年至少有13家温商上市企业研发人员数量出现20%以上的增减变化。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纳税、就业、分红都实现增长
缴纳税费、吸纳就业、真金白银回报投资者,这些都是衡量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指标。而在履行上述社会责任方面,上市公司是当仁不让的排头兵。
纳税
2024年度,100家温商上市企业总计缴纳各类税费243.14亿元,较上一年度多交了12.37亿元。在纳税方面,正泰电器是连续多年的“断层第一”。2024年,该公司缴纳税费57.6亿元,比上一年度多交了22.43亿元。纳税第二名是药明康德,缴纳31.32亿元,税费增加了7.97亿元。珀莱雅、金诚信、森马服饰等企业也实现了税费的明显增长。
用工
2023年度,温商上市公司的在职员工人数是31.98万人。而在2024,这一指标增加到了32.29万人。从绝对值上看,增加的岗位数并算多,但在黑灯车间、机器换人等智能化项目持续推进的今天,这一指标的增长殊为不易。
2024年,包括正泰电器、金龙机电、奥康国际、药明康德在内,有4家企业减员千人以上,员工减少数百人的企业也为数不少。除了少数企业是因为市场变化而裁员外,多数是因为信息化改造、机器换人带来的效率提升、用工减少。2024年,还有更多的温商企业在增加用工岗位,比如春风动力、金诚信、电连技术等企业,随着市场的开拓,他们用工数均增加千人以上。
分红
虽然净利润有所下降,但在分红方面,上市公司并不吝啬。年报显示共有78家企业推出了现金分红计划,总计将分红148.95亿元,比去年增加了3.91亿元。药明康德现金分红总额达到了31.32亿元,正泰电器、珀莱雅、金诚信等三家企业分红金额也都超过了10亿元。
温商“霸总”们拿多少薪酬:A股最高薪和最低薪都是他们
上市公司董事长拿多少薪酬,一直都是人们热议的焦点。2024年,100家温商上市企业董事长的薪酬可以说覆盖了A股常见的各种待遇标准。比如拿A股上市最高薪酬4180万元的和最低薪酬1元的,就都是温商。
药明康德CEO李革,去年的薪酬为4180万元,是A股薪酬最高的董事长;康德莱董事长张宪淼,常年只领1元薪酬,是A股上市公司中薪酬最低的一位董事长。除了李革以外,还有2位温商董事长薪酬超过了500万元,分别是华峰铝业的陈国桢,薪酬676.43万元;正泰电器的南存辉,薪酬579.94万元。而薪酬较低的还有仁智股份的梁昭亮,7.2万元;意华股份的蔡胜才,9.73万元。
记者统计发现,去年在上市公司中领薪的77位温商董事长中,共有56人实现了加薪,21人被降薪。有意思的是,拿最高薪酬的李革其实是被降薪者中的一员,在2023年度他拿的薪酬是4196.86万元。
去年加薪幅度最高的董事长是岩山科技的叶可,薪酬从30万元增加到了270万元,涨幅800%,多收入240万元,加薪金额绝对值和涨幅都是董事长中的第一名。安正时尚的郑安政,薪酬从44.78万元增至192.93万元,增幅达到330.84%;南亚新材的包秀银,薪酬从16.8万元增至52.6万元,涨幅达到213.1%。本土企业中,佩蒂股份、金龙机电等公司董事长薪酬涨幅也都超过了100%。
董事长薪酬降幅较大的企业有大东方、五洲医疗等,前者从144.21万元降至了72.21万元;后者从168.52万元降至102.38万元。
在温商上市公司中,共有31家企业高管(董监高)薪酬支出超过了1000万元。其中药明康德高管总薪酬达到9680.22万元,华峰化学达到3813.51万元,金诚信达3683.25万元。
有6家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支出不足300万元,这其中温州本土上市企业占了4家。
来源:温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