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记者 姚慧
暮春的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芦柞镇后吴坦村,蒜薹的清香裹挟着泥土气息在空气中弥漫。村口最繁忙的蒜薹收购点内,蒜薹收购商李后华穿梭于货车之间,古铜色的脸庞上沁着汗珠,口中却中气十足地指挥着:“这批射阳蒜薹品质很好,三块钱收了。”“这批货直接进冷库。”不远处,一座有着120万斤储存空间的现代化冷库敞开大门,正静待这场丰收盛宴。
李后华被当地人称作“蒜王”,不仅是十里八乡的行业标杆,更是乡村振兴浪潮中的实干家。每年经他手中流转的蒜薹超过百万斤,依托冷链物流网络,新鲜蒜薹从田间地头直达全国商超货架。但今年的收购季让李后华犯了愁:“蒜薹收购价稳定在3元左右,要填满冷库至少得300万元资金,现在还差120万元,就像丰收在望却缺把趁手的镰刀。”
转机出现在邮储银行兰陵县支行客户经理汪晓博的一次走访中。了解到资金缺口后,汪晓博立即为李后华量身定制“大蒜产业贷”方案。从资料收集到审批放款,不出几天就将120万元贷款打到账户。“这笔钱来得太及时了。”李后华握着汪晓博的手感慨,“以前是看天吃饭,现在是金融托底。”
这是邮储银行临沂分行深耕农村一线的缩影。近年来,邮储银行临沂分行聚焦特色产业,创新推出“大蒜产业贷”“蛋鸡养殖贷”等25款专属产品,构建起“信用+抵押+质押+组合”多元担保体系。数据显示,2025年开年以来,该分行已为25个特色项目累计发放贷款45.79亿元,惠及新型农业经营户2858户,其中在“春耕备播”“夏秋粮收购”等重要农时节点,临沂分行提供信贷支持超12亿元,包括粮食行业专项贷款今年投放的1.06亿元。
数字化浪潮奔涌向前,银行业积极应变、主动求变,以创新为引擎驱动发展,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打造智能化、高效化的智慧金融服务体系,为金融服务注入澎湃新动能。
“我们构建了全流程线上化服务模式。”邮储银行兰陵县支行副行长黄超解释,经客户授权后,系统会自动采集经营流水、纳税记录、种植养殖规模等核心数据,依托大数据风控模型实时测算授信额度,实现“线上申请、秒级审批、随借随还”的便捷体验。过去农户申请贷款需要往返银行提交材料、等待审批,现在只需轻点手机,就能完成从申请到放款的全流程操作,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将高效金融服务送到田间地头。
夕阳的余晖中,满载蒜薹的货车在村道上排起长龙。李后华手指向远处正在平整的土地,信心满满地规划着未来:“有了这笔贷款,今年我准备把种植规模扩大到140亩,预计产量40万斤,能占到总收购量的40%,这样能节省不少成本。”他眼中闪烁的,不仅是对丰收的期待,更是乡村产业升级的希望。
从田间地头到产业园区,从种植大户到小微企业,越来越多的“李后华们”在金融支持下,将致富梦想照进现实,共同书写着新时代的“三农”答卷。
图为邮储银行临沂市分行工作人员在地头了解收购用款情况。余凤/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