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民营经济促进法。这部共9章78条的法律,涵盖总则、公平竞争、投资融资促进、科技创新、规范经营、服务保障、权益保护、法律责任和附则等内容。作为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它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具有极其重大意义。身为全国工商联执委、黑龙江省工商联副主席以及北京黑龙江企业商会会长,我深感振奋,也有诸多深刻体会。
民营经济促进法让我们筑牢信心基石。它以法律形式明确固定了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与重要举措。这一举措为民营企业家们注入了强大动力,让我们吃下了“定心丸”。以往,虽有系列政策扶持民营经济,但法律层面的保障更具稳固性和持久性。其权威性和稳定性,能让民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更加从容,应对外部的不确定性。如此,企业便能更有信心地制定长远战略,加大投资,拓展业务,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活力,成为推动经济前行的引擎。
民营经济促进法进一步充实了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举措,并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法律要求执法人员严格按法定程序和标准执法,杜绝过度执法和随意执法,为民营企业营造了公平、透明、稳定的营商环境,让民营企业能在公正的市场环境中安心经营。同时,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落实,可以确保民营企业在市场准入、招标投标、政府采购等领域,享有与其他所有制企业平等的机会,实现公平竞争,打破隐性壁垒。民营企业能够在广阔市场中充分施展实力,释放发展潜力。
民营经济促进法强调支持民营经济组织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发挥重要作用,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支持其承担重大技术攻关任务等,为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提供了强大动力与保障。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民营企业作为最具创新活力的经营主体之一,在法律支持下,能够更无畏地加大研发投入,吸引高端科技人才,开展产学研合作,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这不仅有利于民营企业自身发展壮大,提升核心竞争力,还能促进社会科技进步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为我国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民营经济促进法在权益保护方面作出明确具体规定,对维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合法权益意义重大。过去,民营企业在产权保护、人身安全、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存在担忧和困扰。如今,这部法律的出台,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些问题,为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筑牢法律防线。当企业权益得到有效保护,企业家们就能更安心地专注于经营管理,激发创新精神和担当意识,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民营经济促进法不仅是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保障,更是一种引领。它对民营经济依法经营、融入国家战略、履行社会责任等提出明确要求,促使民营企业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规范经营行为,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在企业发展的同时,重视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公益事业等工作,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我深感责任重大,将更加自觉践行社会责任,树立良好企业形象,为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贡献力量。
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出台,是我国民营经济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转折点和新起点。在其保驾护航下,民营经济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美好前景。我将积极宣传和贯彻落实这部法律,引导黑龙江籍民营企业家坚定信心,勇于创新,为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作者系全国工商联执委、黑龙江省工商联副主席、北京黑龙江企业商会会长、中发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总裁)
(编辑 牛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