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博涛荣膺新时代青年先锋。
在日前公布的2025年度新时代青年先锋奖名单中,一位被孩子们亲切称为“戏法哥哥”的26岁青年引人注目。作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华山戏法”第五代传承人,贾博涛扎根乡土,以戏法为桥,用非遗技艺为留守儿童和特殊儿童点燃梦想的“希望之灯”,用爱与坚守书写着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
贾博涛为孩子们表演华山戏法。(资料图)魔法之手托起特殊儿童梦想
“孩子们的笑容,是最好的掌声。”在渭南市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室里,贾博涛正用几张彩纸变幻出漫天“雪花”,引发阵阵惊叹。自2013年投身公益以来,他累计开展志愿服务5830小时,为1200多名特殊儿童点亮艺术之光。2021年陕西省少儿春晚舞台上,他指导的四名特殊儿童以娴熟戏法赢得满堂喝彩。
贾博涛表演华山戏法。(资料图)“戏法对于我、对于孩子们来说,不仅是一场场演出,更是传递爱与希望的桥梁。”贾博涛表示,此次能够获评新时代青年先锋,是荣耀更是鞭策。“我将继续与我心爱的戏法一起,用缤纷和奇妙去打开孩子们未来的无限可能,激发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快乐追求。”
贾博涛表演华山戏法。(资料图)创新解码千年非遗青春基因
多年来,贾博涛潜心研习戏法技艺,将传统艺术与现代元素巧妙融合。舞台上,他将戏法与话剧、脱口秀相结合,让观众惊叹于“指尖上的东方奇幻”。舞台下,他通过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平台,以轻松幽默的方式解密戏法背后的文化密码,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并爱上这门古老技艺。
贾博涛为孩子们表演华山戏法。(资料图)当前,短视频和直播是流量的突破口。为此,贾博涛与小伙伴们拍摄“慢动作拆解戏法”,展示背后的科学原理,让更多人了解华山戏法的原理,爱上戏法。在此过程中,有一场直播最高吸引10万人观看,抖音话题点击量超过1000万。
贾博涛表演华山戏法。(资料图)百变戏法书写乡村振兴新篇
“非遗不能只活在博物馆里,它应该走进生活、走进人们心间。”十余年来,贾博涛积极开展公益非遗宣传、公益惠民演出,他的足迹遍布渭南市各县(市、区),累计演出400余场,惠及观众超万人。
贾博涛与村民互动。(资料图)贾博涛组织同学针对家乡非遗项目“临渭草编”进行文创开发,通过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展会等方式拓展销售渠道,销售额达15万元,绽放出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的强大动能。此外,他加入渭南市“东秦新青年”新时代理论宣讲团和渭南青年讲师团,以华山戏法为载体,累计开展线下宣讲50余场次,让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贾博涛为孩子们表演华山戏法。(资料图)“戏法让我与传统文化相连,公益则让我与社会的温暖相融。孩子们的笑容和传统文化的延续,是我坚持的动力和戏法创作的灵感。”以青春作笔,以非遗为墨,贾博涛在秦东大地上书写属于自己和孩子们多彩诗行,字里行间跃动的,不仅是青年人的意气凌霄,更是乡村振兴、文化共富的磅礴气象。
起点新闻记者:贺桐
审核:康乐群 张建成
编辑:张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