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邯郸网络广播电视台
5月2日,衡水市桃城区罗小蛋文创园,“喜市春来”非遗文创市集上,几位小朋友被精美的陶艺作品吸引。河北日报记者李东宇摄在传统与创新的碰撞中,非遗也可以很时尚。
5月2日9时,衡水市桃城区罗小蛋文创园内,一场“喜市春来”非遗文创市集热闹开市。
剪纸、陶艺、扎染、编绳、香薰蜡烛、中医香囊……走进这个市集,不仅可以感受潮流文化的魅力,也能欣赏到独具匠心的非遗技艺,如果有兴趣,还能上手体验,过一把非遗传承的瘾。
剪纸技艺遇上现代时装,会擦出怎样的火花?非遗市集一开市,滨湖新区剪纸艺人李娜的摊位便被人们围了起来。“这件长裙太美了!”“巨龙、长城、牡丹……衣服上面竟然全是传统剪纸,太有中国范儿了!”游客们被一件长达5米的红色长裙吸引。
“剪纸不仅是窗棂上的装饰,更应走进当代生活。”李娜采用剪纸镂空技巧,将剪纸与服饰相融合,制作出了旗袍、披肩、汉服等多种款式的剪纸服饰,让传统剪纸技艺展现出新活力。2023年兔年央视春晚,公益广告节目《“村”晚》中,演员们穿的道具服装,其中一部分就由李娜制作,也是从那时起,李娜的剪纸服饰在全国“出了圈”。
如今,李娜的布艺剪纸服饰火遍全国各地,舞台表演、模特走秀、网红直播、文化进校园……剪纸服饰订单源源不断。一位中国姑娘还把她的剪纸服装穿到意大利米兰街头,令世界惊艳。
通过创新设计,让中国传统技艺重回人们的视野,同样是桃城区陶艺艺人郑娜娜的梦想。在她的摊位前,摆满了手绘吉祥蛇陶瓷摆件、开运锦鲤陶瓷摆件和陶瓷“柿柿如意”挂件,吸引了不少年轻人。
“这些都是纯手工制作的,每一件都独一无二。”郑娜娜将传统泥火技艺与年轻审美巧妙嫁接,把生活中的奇思妙想变成陶艺作品,有的上面还写了“吉祥”“如意”“好运”等有着美好寓意的词语,既有传统文化韵味,又极具时尚感。
上午11时许,非遗文创市集的人越聚越多,非遗摊位前围满了游客。非遗艺人们纷纷亮出绝活,螺钿镶嵌画、泥塑……一件件非遗作品新鲜出炉,令人啧啧称叹,争相购买。还有一些游客亲自上手体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大呼过瘾。
“这趟市集来得真值,收获满满。”衡水市民赵培带着孩子逛得津津有味,临近中午仍意犹未尽。
“非遗‘出摊’,既是对文化传承的创新实践,也勾勒出了一幅融合传统与现代、技艺与生活的文旅消费新场景。”桃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李新朋表示,他们正努力将非遗元素融入旅游产品,打造“非遗+旅游”新模式,吸引更多游客感受衡水独特的文化魅力,为非遗传承发展增添新活力。(河北日报记者 焦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