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虽来自不同地方、从事不同行业,但都有共同的闪光点:为家国安宁赴汤蹈火,为他人安全挺身而出,以平凡之躯力行英雄之事,以凡人之光激荡浩然正气。他们有着同一个永恒的名字——“广西见义勇为英雄”。即日起,本报推出“平凡之躯铸大义 见义勇为守初心”系列报道,聚焦这群平凡英雄,书写他们将正义刻入灵魂,用热血书写忠诚,把担当化作行动的感人事迹。
——————————————————
南宁市无偿献血者陈革斌获评广西见义勇为英雄
24年献血201次,他用行动诠释大爱
24年201次挽袖,捐献7.02万毫升热血,超770小时无偿献血志愿服务……近日,第十一届广西见义勇为英雄模范评选结果公布,南宁市无偿献血者陈革斌获评广西见义勇为英雄,他用行动诠释了英雄的另一种定义——无需惊天动地,只需在平凡中坚守善念。
陈革斌积极参与献血。 (南宁中心血站供图)“能帮到别人就是最大的福报!多献一次血,就可以多救一个人。”现年57岁的陈革斌,是南宁市朝阳捐血屋的常客。被评为广西见义勇为英雄后,陈革斌依旧保持着那份质朴和谦逊。4月25日,刚过献血间隔期的陈革斌又一次走进熟悉的朝阳捐血屋,完成了人生的第201次献血。
谈起第一次献血的经历,陈革斌记忆犹新。2001年的一天,机缘巧合下,他在南宁朝阳商业街参与无偿献血。之后,对无偿献血的意义了解得越来越深刻的陈革斌,就把这件有意义的事坚持了下来,并成为延续24年的生命承诺。多年来,陈革斌获评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终身荣誉奖、南宁市无偿献血终身成就奖,这都是他爱心之路的见证。
陈革斌对无偿献血这一公益事业的热爱也感染了身边的人,尤其是他的女儿也为父亲感到自豪。在女儿18岁生日时,陈革斌陪她一起到捐血屋参加无偿献血,作为送给女儿的成人礼。除此之外,陈革斌还坚持在社区、单位等积极宣传无偿献血知识。作为一名混凝土行业从业人员的他,连续多年成功组织单位参与无偿献血活动,带动了一批人加入无偿献血队伍。陈革斌说,他的愿望就是发动越来越多的人,一起加入无偿献血的队伍。
陈革斌还坚持参与各种无偿献血志愿服务活动。自2018年加入南宁市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伍以来,每逢节假日,在朝阳捐血屋总能看到他身着红马甲,参与志愿服务的忙碌身影。
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每当遇到初次献血者,陈革斌总是耐心细致地与其交流,不仅讲述参与无偿献血的重要意义,还分享自己多年献血依然保持健康的经历,努力消除他们的紧张心理。每当遇到对献血存在误解的市民时,他总是面带微笑,逐一化解他们的顾虑,引导他们正确认识献血,并鼓励他们参与进来。在超过770小时的志愿服务中,他用行动诠释了对公益事业的热爱与坚持,成为许多人心中指引方向的“点灯人”,他也因此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奖三星级奖和南宁市无偿献血志愿服务“五星级志愿工作者”称号。
陈革斌还分别于2012年、2013年两次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是广西“二次捐献造血干细胞第一人”。他积极参与非亲缘造血干细胞移植,为患有重度型地中海贫血和白血病等血液病的陌生人送去了生的希望,挽救了一个个家庭。
“好人走过的地方,都会开满鲜花。”这是他的QQ签名,也是他的人生信条。如今,越来越多的南宁人在他的感召下加入献血队伍。正如他所言:“每个人的微小善举,终将汇聚成改变社会的力量。”这份力量,正在绿城南宁的街头巷尾悄然生长,让生命的热血永远沸腾。
来源 | 南宁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 阮晓莹 通讯员 周洲 梁玮玮/文 (南宁中心血站供图)
编辑 | 劳方
责编 | 刘晓婧
审核 | 王小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