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AI+新材料”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基地在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揭牌成立,这是全市首家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基地。
新材料是现代科技的基石,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的关键支撑,从航空航天到电子信息,从新能源到生物医药,新材料的应用无处不在,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提供了无限可能。人工智能作为当今世界最具潜力的前沿技术之一,正在深刻地改变着生产生活方式。
“将人工智能与新材料相结合,无疑为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说。
在宁波,“AI+新材料”,颇具战略意义。
作为全国七大新材料产业基地之一,宁波新材料领域1095家规模以上生产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超4919亿元。
目前,全市已形成化工新材料、高端金属合金材料、稀土磁性材料、功能膜材料产业四大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集聚了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甬江实验室、国家石墨烯创新中心等众多高能级创新平台。
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宁波高度重视新材料产业发展,将其纳入“361”现代化产业体系,并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推动新材料产业不断攀“高”逐“绿”。
此次“AI+新材料”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基地的启动建设,正是贯彻落实国家战略部署、抢占科技竞争制高点的关键一步,也是推动新材料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的重要实践。
当天,市科技局科技人才处和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前沿交叉科学研究中心双方负责人签订基地建设目标任务书。
根据任务书,基地将致力培养一批高水平基础研究人才队伍,探索形成符合基础研究科研人才成长规律的体制机制,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性成果,打造“AI+新材料”领域的学术高地和人才高地,为宁波新材料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科技支撑。
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希望该基地以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材料科学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基地和前沿交叉科学研究中心为己任,聚焦“AI+新材料”领域,持续强化原始创新成果产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优化考核评价方式,着力打造成为全市科技创新领域的标杆典范。(甬派客户端宁波日报记者成良田通讯员宣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