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贵州日报
卢颖对调度自动化设备日常巡视。
在遵义供电局调度大厅,卢颖的指尖在键盘上跃动,配调集约化系统屏幕上跃动的数据犹如跳动的音符,编织着守护万家灯火的交响乐章。这位身着蓝色工装的“90后”姑娘,用八载芳华在电力调度自动化岗位上书写属于自己的“追光者”故事。
2016年盛夏,重庆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毕业生卢颖,入职遵义供电局。当年,面对500千伏鸭溪变测控装置改造任务,她白天在测控室改造和调试设备,夜晚挑灯研究设备技术资料,仅用1个月就完成了老师傅们眼中“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推进城区110千伏变电站调度数据网的建设中,面对27座亟待升级的变电站,卢颖创新制定“一站一册”攻坚方案,历经80天攻坚,这位“电网新手”就交出了完美答卷。
2017年面对务川自治县、道真自治县等县调上划地调的艰巨任务,她化身“数据猎人”,深度参与完成158座变电站的远动点表梳理,手动更新3000余个变电站间隔分图,3个月累计修正327处历史点表遗留错误。历经一年,遵义地区14个县级调度单元全部接入市级主站系统,35千伏及以上主网设备首次实现“全网一盘棋”调度,不仅减少了89个人力,而且调度负荷恢复时间也缩短到5分钟以内。
技能竞赛场成为她淬炼锋芒的熔炉。卢颖在上级举办的技能竞赛中多次获奖。但她说:“名次只说明过去,不代表未来。”这种永不止步的精神,让她在7年间成长为贵州电网最年轻的三级领军技能专家。
在创新工作室里,卢颖是大家口中的“智多星”。2021年,她带领团队开展余庆10千伏大马线-龙坪线智能电网自愈试验成功,给电网运行装上了“智能免疫系统”,不仅让余庆电网自愈覆盖率从27.14%跃至100%,也成为全省智能电网全域自愈“样板间”。2024年,她主导建成省内首个变电站全停下主配协同智能修复体系,将电网应急处置效率提升70%。其自主研发的“数字运维管家”让设备巡检效率提升50%。
13项国家发明专利、7篇期刊论文、20项行业创新成果、24项电网运行重大难题突破。数字背后,见证了卢颖3000多个日夜的默默坚守、奋力攻坚和成长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