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华工商时报
2024年以来,全球光伏行业呈现“冰火两重天”态势:能源转型需求持续增长,而阶段性产能过剩引发价格快速下滑。作为硅料、电池片双料全球龙头,通威股份稳健经营,通过技术研发与生产降本增效,巩固提升核心竞争优势。尽管业绩受行情影响,但全年经营亮点颇多。
在行业对比中,通威的“抗跌性”显著。过去一年,公司高纯晶硅、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等主要产品销量稳步增长,产品结构优化,饲料及产业链业务稳中有进,市场地位稳固。
高纯晶硅方面,面对供需失衡和价格下降,通威提升产品质效,销量达46.76万吨,同比增长20.76%,产销量约占全国30%,市占率第一。N型产出占比超90%,实现电子级多晶硅批量稳定供货,新增4家海外客户验证。
太阳能电池业务,公司加速产能升级、完善研发平台、加强生产管理,销量87.68GW(含自用),同比增长8.7%,连续8年蝉联全球电池出货量榜首,2024年全球市占率约14%。通威把握N型技术迭代,TNC电池产能超150GW,推动PECVD技术成为行业主流,市占率超50%。
组件业务在技术与市场助力下,完善产能制造与营销网络,销量45.71GW,同比增长46.93%,产品获多项权威认证,巩固了下游竞争力。
行业巨变中,通威财务安全边际稳固。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正流入,2025年一季度末货币资金加交易性金融资产约400亿元,体现产业链议价与运营效率,为应对市场波动提供支撑。控股股东通过参与可转债认购、二级市场增持等支持公司发展。2024-2025年,公司与控股股东分别进行股份回购与增持,彰显对未来发展的信心。
面对行业困境,通威以技术革命应对价格下行,凭借技术创新突围,核心竞争力源于技术降本与多维技术布局。
技术降本在硅料业务优势突出。通威优化工艺与管理机制,导入关键设备和技术,降耗攻关成效显著,综合电耗、硅耗降低,内蒙古基地生产现金成本降至2.7万/吨以内(不含税),成本领先,增强市场竞争力。
技术创新上,通威全球创新研发中心运营,加速技术迭代。围绕TNC技术多维度提效降本,树立行业标杆,规划电池、组件一体化提效方案,将提升TNC组件量产功率。
2025年,光伏行业出现积极变化,拐点信号显现,1-3月我国新增光伏需求高速增长。
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业绩承压,是光伏行业转型阵痛,也是龙头企业重构竞争力的契机。技术领先性、全球化布局与财务稳健性将成穿越周期关键,也是通威破局路径。
出海布局上,通威以技术为纽带全球化战略,2024年布局提速。针对欧洲市场,TNC-G12/G12R系列组件展示实力,斩获多国GW级项目订单;在中东与新兴市场获大单并规避贸易壁垒。
通威与欧洲、澳洲等地客户深度合作,组件足迹遍布70多个国家与地区,应用于各类“光伏+”场景,降低对单一市场依赖,增强抗风险能力。
在全球能源转型中,光伏产业曾快速发展,如今面临变革。通威凭借技术、现金流及战略定力,展现抗风险能力与前瞻性。随着行业供需再平衡与技术迭代,公司有望迎来业绩与估值双修复,重新定义光伏产业价值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