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瑞和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和股份”)近日发布2024年年报,报告期内多项财务数据出现较大幅度变动。其中,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下降49.5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虽仍为负值,但较去年同期增长50.12%。这一降一升,背后反映出公司怎样的经营状况和潜在风险?本文将为您深入解读。
关键财务指标解读
营收下滑近五成,业务结构亟待优化
2024年,瑞和股份营业收入为782,737,166.86元,相较于2023年的1,551,943,228.60元,大幅下降49.56%。从业务板块来看,装饰业务收入648,356,717.34元,占比82.83%,但较去年下降54.05%;设计业务收入18,947,460.79元,占比2.42%,同比下降40.40%;光伏业务收入100,514,620.74元,占比12.84%,略有增长3.15%;出租业务收入12,208,840.98元,占比1.56%,增长22.73%;其他业务收入2,709,527.01元,占比0.35%,增长48.64%。
业务板块 | 2024年营收(元) | 2024年营收占比 | 2023年营收(元) | 2023年营收占比 | 营收同比变动 |
---|---|---|---|---|---|
装饰业务 | 648,356,717.34 | 82.83% | 1,410,932,879.93 | 90.91% | -54.05% |
设计业务 | 18,947,460.79 | 2.42% | 31,792,578.25 | 2.05% | -40.40% |
光伏业务 | 100,514,620.74 | 12.84% | 97,446,806.97 | 6.28% | 3.15% |
出租业务 | 12,208,840.98 | 1.56% | 9,948,113.47 | 0.64% | 22.73% |
其他业务 | 2,709,527.01 | 0.35% | 1,822,849.98 | 0.12% | 48.64% |
装饰业务作为公司传统核心业务,其大幅下滑对整体营收影响显著。公司需加快业务结构调整,提升光伏等新兴业务占比,以增强营收稳定性。
净利润亏损收窄,仍未摆脱困境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185,864,848.19元,虽较2023年的 -372,593,261.90元增长50.12%,但依然处于亏损状态。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 -255,038,932.57元,较去年的 -447,086,046.73元增长42.96%。这表明公司主营业务盈利能力仍较弱,虽有改善但尚未实现根本性扭转。
基本每股收益提升,股东回报仍为负
基本每股收益为 -0.49元/股,相比2023年的 -0.99元/股增长50.51%。这一增长主要源于净利润亏损幅度的收窄,但负数的基本每股收益意味着股东在报告期内仍面临权益缩水。
指标 | 2024年 | 2023年 | 同比变动 |
---|---|---|---|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 -0.49 | -0.99 | 50.51% |
扣非每股收益(元/股) | -0.68 | -1.19 | 42.86% |
扣非每股收益为 -0.68元/股,较去年的 -1.19元/股增长42.86%,进一步反映出公司核心业务盈利能力的艰难改善。
费用分析:降本成效初显,但仍需深挖潜力
费用整体下降,研发投入大幅削减
2024年公司费用情况如下:销售费用11,239,513.76元,较去年的12,827,267.48元下降12.38%;管理费用56,819,944.42元,较去年的60,774,583.07元下降6.51%;财务费用50,285,120.06元,较去年的60,034,136.55元下降16.24%;研发费用22,904,003.82元,较去年的49,163,239.74元大幅下降53.41%。
费用项目 | 2024年(元) | 2023年(元) | 变动比例 |
---|---|---|---|
销售费用 | 11,239,513.76 | 12,827,267.48 | -12.38% |
管理费用 | 56,819,944.42 | 60,774,583.07 | -6.51% |
财务费用 | 50,285,120.06 | 60,034,136.55 | -16.24% |
研发费用 | 22,904,003.82 | 49,163,239.74 | -53.41% |
研发费用的大幅下降可能在短期内降低成本,但从长期看,或影响公司创新能力和产品竞争力,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公司需在降本与研发投入间找到平衡。
各项费用变动原因剖析
现金流与风险洞察
经营现金流增长,投资筹资现金流波动大
现金流项目 | 2024年(元) | 2023年(元) | 变动比例 |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30,403,904.30 | 26,743,871.71 | 13.69%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7,043,801.72 | 141,981,346.59 | -95.04%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109,507,417.23 | -338,759,624.39 | 67.67% |
潜在风险不容忽视
管理层报酬与公司业绩的关联审视
报酬情况概览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报酬参照行业薪酬水平,依据公司经营规模和个人绩效考核指标确定。报告期内,董事长李介平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40.56万元,总裁李冬阳为37.76万元,其他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报酬也各有不同。
姓名 | 职务 | 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万元) |
---|---|---|
李介平 | 董事长 | 40.56 |
李冬阳 | 董事、总裁 | 37.76 |
陈如刚 | 董事、副总裁 | 29.74 |
林望春 | 董事、副总裁、财务负责人 | 29.12 |
孙冠哲 | 董事 | 19.18 |
李远飞 | 董事 | 11.39 |
杨小磊 | 独立董事 | 8.09 |
高刚 | 独立董事 | 9.71 |
赵庆祥 | 独立董事 | 9.71 |
陈玉辉 | 联席总裁 | 37 |
王明刚 | 常务副总裁 | 31.67 |
杨斌 | 董事、副总裁 | 28.68 |
周强 | 副总裁 | 21.32 |
陈佳 | 副总裁 | 18.12 |
戚鲲文 | 副总裁、董事会秘书 | 33.6 |
杨水金 | 副总裁 | 22.44 |
张映莉 | 监事会主席、职工监事 | 19.3 |
李大豪 | 监事 | 12.21 |
马贤春 | 监事 | 16.43 |
报酬与业绩的匹配度思考
尽管公司处于亏损状态,但管理层报酬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职责与付出。然而,从股东角度看,公司业绩不佳时,管理层报酬是否应进一步与业绩挂钩,以激励管理层提升公司业绩,值得探讨。后续可考虑强化管理层薪酬与公司长期业绩指标的关联,如设置基于营收增长、利润改善、现金流优化等指标的薪酬考核机制,促使管理层更关注公司长期发展。
瑞和股份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在营收、利润等方面面临挑战,虽采取降本增效等措施且有一定成效,但市场竞争、应收账款及持续经营等风险仍存。未来,公司需优化业务结构、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合理规划研发投入与费用支出,以提升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为股东创造价值。投资者也应密切关注公司应对风险措施及业绩改善情况,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