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天工”机器人问鼎全球首届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比赛,再掀具身智能产业浪潮。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们如何持续推动具身智能产业发展,打造新质生产力强劲引擎?4月30日上午,由北京市委网信办指导,Hehson财经和微博联合发起的#智创京彩财赋未来#对话中国好公司系列走访活动,邀请#北京财经大V联盟# 嘉宾一起走进机器人大世界、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优必选,解码机器人驱动的未来图景。
本次活动是在2025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暨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成功举办后的一次延续。此次探访活动吸引了众多财经大
V、企业代表及政府领导的参与,共同见证了亦庄机器人产业的蓬勃发展,深度探讨产业生态结构与未来发展方向。
零距离触摸具身智能未来图景
在“智创未来·探访亦庄”活动的实地走访环节,与会嘉宾首先参观了北京市首个全品类机器人展示中心——机器人大世界,沉浸式感受人形机器人、手术机器人、仿生动物机器人等在工业制造、医疗、居家生活等各个场景中的应用。
在其中,既包括了优必选Walker系列机器人展示的机器人打太极拳、握手交流等相关功能。还有宇树科技机器狗互动、银河通用智慧药房机器人等实际落地的商业应用产品,展现出中国具身智能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技术成果。
随后,与会嘉宾在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通过影像资料和实物展品,系统回顾了十年来机器人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历程。参与嘉宾通过应用场景示范区涵盖工业制造、医养结合、仿生动物、遥操作和家居生活五大主题场景,来自13家企业的20余件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医疗机器人等机器人产品在这里集中展出。
在运动控制区,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自主研发的人形机器人“天工”以稳健步伐完成跑步和复杂路面行走演示,展现出高精度运动控制与自主决策能力。机器人大世界技术创新展示区聚焦具身智能机器人,展示关键核心技术和领先产品,展品涵盖全球、全国及北京的具身智能机器人代表产品。
在优必选,与会嘉宾还深入了解了优必选成立十三年以来在具身智能产业方面积累的技术成果与前沿技术创新。每到一处,企业代表都详细介绍了各自的发展历程、最新产品和技术以及未来的发展战略。嘉宾们对企业在新质生产力方面的工作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
奔跑的机器人与奔跑的产业新城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也称北京亦庄,简称北京经开区)始建于1992年,1994年8月25日被批准为国家级经开区,也是北京唯一的国家级经开区。目前已发展为全国唯一一个“六区叠加”政策(集国家级经开区、国家级高新区、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和综合保税区)优势于一体的经济功能区。作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三城一区”主平台和北京高精尖产业主阵地,北京亦庄深入实施高质量发展聚变提升战略,构建“44637”发展体系。
2024年,亦庄新城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工业总产值突破6000亿元,增长14.8%;固定资产投资连续两年超千亿元;研发投入再创新高,增长10.6%。作为北京高精尖产业主阵地的北京亦庄,已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主力军,发展质量和体量始终位于国家级经开区第一梯队。北京经开区建成全球首个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全国首个新质生产力为主题的综保区获国务院批复。小巨人企业155家,在国家级经开区中位列第一。
北京经开区是首都高精尖产业主阵地,汇聚了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超10万家市场主体,形成了高端汽车和新能源智能汽车、生物技术和大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为代表的四大主导产业,打造了最领先的亦庄箭、最智能的网联车、最丰富的创新药、最完备的芯生态、最聪明的机器人、最可靠的信创链、最强大的算力网、最清晰的显示屏。下一步,经开区坚持“国家需要的就是亦庄要干的,企业需要的就是亦庄要办的,人才需要的就是亦庄要做的”,全力打造新质生产力典范区,加快推进全域人工智能之城发展。
优必选科技首席品牌官谭旻系统阐释了优必选在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战略。他明确指出:“优必选始终聚焦用科技创新解决社会重大需求,在智能制造领域,仅中国当前就存在超3000万台人形机器人缺口,这是老龄化社会与劳动力短缺的破局关键,人形机器人也被认为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载体。”
优必选是全球首个实现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应用的科技企业,由优必选作为大股东发起单位和总经理单位的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在经开区打造的“天工”机器人近期获得了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冠军。
通过13个月工厂实训验证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路径,优必选的群体智能技术实现了全球首例多台、多场景、多任务的人形机器人协同实训,推动人形机器人从单机自主向群体智能进化。截至2024年12月31日,优必选共持有2680项授权专利,其中海外专利484项,发明专利占比57.87%。
谭旻表示,基于“天工”母平台进行技术迭代而来的全尺寸科研教育人形机器人“天工行者”以29.9万元定价以高性价比重塑人形机器人科研教育生态,较国际同类产品价格降低50%,“我们希望能让更多力量参与这场智能革命”。如今,优必选已成为全球进入最多工厂实训的人形机器人企业,其工厂实训模式验证了人形机器人在汽车智造场景的商业价值,标志着中国在该领域已从跟跑转向领跑。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品牌公关负责人魏嘉星在演讲中介绍,作为工信部与北京市共建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国家级创新平台,该中心成立一年半来已推出“天工”人形机器人及“慧思开物”通用具身智能平台两大核心产品。他特别强调开发理念:“我们希
望天工成为不仅是最能跑的选手,还希望它能成为最会干活的选手”。
据介绍,目前天工2.0版本已突破自适应地形与精细化作业能力,其下肢系统在全球首次实现134级户外台阶实时感知行走。慧思开物平台则通过“大脑”意图理解与“小脑”运动控制的协同,构建适配多形态机器人的通用智能系统,颠覆传统预编程模式。并通过市场化机制加速技术落地,目标覆盖工业制造、养老服务等八大场景。目前,天工机器人已通过马拉松赛事完成本体耐用性、实时感知规划等关键技术验证。
协同创新铸就发展新动能
随着“天工”机器人以稳健步伐问鼎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比赛,中国具身智能产业的技术边界亦在不断突破。这场从马拉松赛场延伸至产业新城的创新竞速,不仅印证了经开区“政策赋能+场景驱动”发展路径的前瞻性,更昭示着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工厂、从概念验证迈向商业落地的历史性跨越。
当机器人学会“奔跑”,一座城市的创新基因便随之觉醒。从全球首条人形机器人智慧药房解决方案到覆盖八大场景的通用智能平台,从政府引导基金到市场化运作机制,北京亦庄正以“科技硬实力+生态软环境”的双轮驱动,重塑新质生产力的生成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