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袁璐)早晨7点,已开完晨会的刘硕拿出施工计划表,仔细地计算着今天施工的部位和内容,随后抄起表快步走向工地。这个五一,他负责的新龙泽站要全力推进附属工程施工。为跑出建设“加速度”,五一期间,该工地紧锣密鼓不停歇。
刘硕是北京建工集团轨道交通13号线04标项目的技术负责人。作为北京在施体量最大的地铁车站,3月底,新龙泽站已完成车站整体主体结构全面封顶,眼下正全力推进出入口结构和公共区装修施工。
工地里,刘硕脚下不停,手上也不停,他一边用手机镜头捕捉施工细节,一边听工程师汇报进度。当听到“隧道铺轨需要人防施工协调”时,他立即安排同事对接落实。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刘硕就是那根贯穿全局、牵头行动的针。运料如何进场、交叉施工如何协调、天热如何防暑、人员如何不“窝工”……所有环节都在他脑子里。最忙的时候,他一天得开五六个协调会。
走到地下一层站厅层的一处墙边,刘硕停下脚步,检查龙骨的安装精度。“竖线定位竖龙骨,精度得在毫米级。”刘硕掏出卡尺仔细丈量,龙骨和墨线距离误差只有1毫米,“活儿干得不错”。
施工现场其他区域也一片忙碌。三个出入口内,数十名钢筋工人穿梭绑扎梁柱节点,支模工人正检查着安全绳,准备将模板严丝合缝嵌入钢架。地下二层站台隧道内,铺轨工人俯身校准轨距。
中午11点30分,工人们走向工友之家,排队领午饭。“累是累,但得把活儿干好。”钢筋工人老陈来自河北,脚下一双布鞋已被钢筋磨出毛边,他每天6点半就下工地。老陈并不喊苦,他腼腆地向记者笑笑,“五一期间,伙房添了好几样菜,挺好。”
新龙泽站的建设工地上,约600名建设者全力奔忙。他们有着共同的信念:继续奋斗,保证地铁车站保质保量按期完工,尽早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