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5日,江苏必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必得科技”或“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83,039,782.05元,同比增长38.7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8,855,376.85元,同比增长26.86%。然而,公司在费用控制、现金流管理等方面仍面临一些挑战,如销售费用大幅增长、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负等。本文将对这些关键财务数据进行深入解读,以帮助投资者全面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营业收入:稳步增长,业务拓展成效显著
报告期内,必得科技实现营业收入483,039,782.05元,较上年同期的348,194,436.00元增长38.73%。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积极拓展市场、优化产品结构以及加强客户关系管理等举措。公司在轨道交通车辆配套产品和维保业务两大板块均取得了一定进展,多个重点项目加速落地实施,下游客户群体不断扩大。
从业务板块来看,轨道交通设备业务收入为469,729,598.25元,占总收入的97.24%,同比增长35.54%,是公司营收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其中,动车组车辆配套产品收入192,254,537.24元,同比增长50.73%;城轨地铁车辆配套产品收入124,627,979.41元,同比增长18.41%。
净利润:增长态势良好,但需关注可持续性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8,855,376.85元,较上年同期的30,628,713.65元增长26.86%。净利润的增长与营业收入的增加相匹配,表明公司在盈利能力方面有所提升。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公司的净利润增长可能受到非经常性损益的影响。2024年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合计718,952.36元,虽然金额相对较小,但在分析净利润增长的可持续性时仍需考虑这一因素。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38,136,424.49元,同比增长61.92%,这一数据更能反映公司核心业务的盈利能力。公司通过深耕主营业务、降本增效等措施,提升了核心业务的盈利水平。
基本每股收益与扣非每股收益:稳定与增长并存
基本每股收益为0.21元/股,与上年同期持平。这主要是由于公司总股本在报告期内发生了变化,2024年公司以资本公积向全体股东转增43,350,000股,总股本由144,500,000股增加至187,850,000股,摊薄了每股收益。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20元/股,较上年同期的0.16元/股增长25.00%,这表明公司核心业务的盈利能力增强,为股东创造了更多的价值。
费用分析:销售与管理费用大增,需加强成本控制
研发投入与研发人员情况:投入稳定,人员结构有待优化
本期费用化研发投入为25,493,880.21元,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5.28%,与上年相比基本保持稳定。公司重视研发创新,通过优化研发流程、建立科学合理的项目管理体系等措施,提高研发工作的效率。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72人,占公司总人数的12.70%。研发人员学历结构方面,本科46人,专科22人,硕士研究生及博士研究生均为0人。虽然公司在研发人员的招聘和培养上有一定成果,但从学历结构来看,高端研发人才相对匮乏,可能会对公司未来的技术创新能力产生一定限制。公司需进一步加强高端研发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提升研发团队的整体实力。
现金流分析: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负,财务风险需警惕
可能面对的风险:内外部风险并存,需积极应对
董监高报酬情况:报酬水平与公司业绩挂钩
董事长、总经理王坚群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86.72万元;董事、副总经理丁胜和何明分别为66.38万元;董事、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张雪坚为31.09万元。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报酬由股东大会或董事会决定,根据行业及地区水平、公司经营情况等因素确定,一定程度上与公司业绩挂钩。
总体来看,必得科技在2024年实现了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增长,但在费用控制、现金流管理以及应对内外部风险等方面仍面临挑战。公司需加强成本控制,优化现金流管理,提升研发创新能力,积极应对各种风险,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投资者在关注公司业绩增长的同时,也应密切关注上述风险因素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