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赵沚琦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沈杰群)日前,“花城文学课”第23讲活动在广州举办。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陈建功与中山大学文学院教授,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谢有顺,围绕“尘埃中青春的滋味儿”这一主题进行对话。
活动现场。主办方供图陈建功以自身18岁到28岁的青春岁月为蓝本,讲述了他从人大附中学生到煤矿工人,再到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最终成为作家的经历。他提到,18岁时因无大学可上,他到煤矿挖煤,一挖就是六年,直到腰被矿车撞折,才转而带领四个女工筛沙子。这段经历让他深刻体会到生活的艰辛与不易,也让他在卑微中不断寻求自我成就。他说:“我18岁到28岁就是疗救一个卑微的童年。但仅止于此,并不能锻造文学的高贵。文学的高贵,在于感时忧国的痛彻、人生体悟的真诚、艺术展示的个性及其魅力。”
在创作《请在我脏的时候爱我们》这部作品时,陈建功老师秉持着“诚实”与“有趣”两大原则。他直言,自己也曾违心地从众,这段经历让他在写作中不断反省,以诚实的态度面对自己的过往。他强调:“我这里面通篇都是反省我作为一个人在那样的潮流中怎么从众、怎么卑微地要挽救自己、成就自己。”而在“有趣”方面,他将历史与现实交织在一起,让非虚构的文学作品变得生动有趣。
陈建功认为,写作最重要的是找到属于自己的“腔调”。他回忆起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思考,提到现代主义文学的叙事手法虽好,但不能生搬硬套,而是要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悟,创造出独特的文学表达。
陈建功。主办方供图陈建功表示,文学不仅仅是对生活的记录,更是为读者重新铸造一个世界。“小说无非就是把你认识的几个人、想到的几个人搁一块,让他们热闹热闹,这就是小说。”但这种热闹并非无意义的喧嚣,而是要通过人物和故事,表达出对世界的看法,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生活的滋味。他还提到,自己在写作中努力追求“一石多鸟”的效果,希望通过细节和场景的刻画,让读者能从多个角度理解作品。
陈建功在分享中多次提到“幽默”一词。他认为,面对生活的悲剧,用喜剧的方式去处理,可能会更加准确地反映生活的本质。“我们面临着很多悲剧的现状和悲剧的现实,用喜剧的方式处理可能会更好,而我们现实本身有很多事都是悲喜剧的。”
在对谈环节,谢有顺说,陈建功的写作态度和文学观念,为年轻一代的作家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写作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只有通过不断的阅读、思考和体验,才能在写作中找到自己的声音。他鼓励年轻作家们专注于自己的写作领域,做到极致,才能走向成功。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上一篇:这届游戏玩家,选择在抖音手搓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