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坚持文化惠民,实施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行动。”在玛纳斯镇,“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的打造,让公共文化服务的阳光雨露惠及每位群众,“圈”出了便利的公共文化空间,也“圈”出了群众多元的幸福美好生活。
在南城社区凤凰新城网格“文化驿站”内,音乐悠扬,各族群众手持舞扇,跟着舞蹈老师练习民族舞。
玛纳斯镇南城社区居民杨洪霞说:“家门口的文化驿站步行几分钟就能到,每天和邻居一起唱歌跳舞,不仅心情舒畅,生活也更充实。”
玛纳斯镇南城社区文化带头人郁萍说:“教大家简单的舞蹈,姐妹们在互动中收获快乐。有演出就积极参与,没演出就坚持锻炼,丰富了精神文化生活,也特别有成就感。”
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玛纳斯镇不断优化文化阵地布局。全镇11个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全面免费开放,常年提供图书借阅、文化讲座、艺术培训等多元化服务。各社区还结合实际,通过科学规划选址、完善设施配套,建设了24个“文化驿站”,居民步行15分钟内就能享受到阅读学习、文艺娱乐、技能提升等多样文化服务。
玛纳斯镇南城社区党总支书记郭玉花说:“我们打造了‘爱心妈妈’‘红石榴演播厅’‘微讲堂’等特色文化品牌,以‘我们的节日’‘社区邻里节’‘文化进万家’等活动为抓手,常态化开展多元文化活动,让各族群众在参与中拉近彼此距离、凝聚发展共识,持续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走深走实。”
为激活基层文化活力,玛纳斯镇通过自愿报名、居民推荐等方式,深入挖掘社区能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文艺爱好者等,培育出一批扎根基层的文化带头人。截至目前,全镇已组建基层志愿服务队65支,登记志愿者3585人,形成“群众点单、能人接单、志愿者服务”的文化惠民新模式。
在东关社区康吉花园小区“文化驿站”内,新疆曲子成为驿站的“特色招牌”。居民自发组建排练队,吹拉弹唱间,将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新疆曲子代代相传。
新疆曲子爱好者吕兆庆说:“社区提供的活动场地特别贴心,冬有暖气、夏有空调,宽敞又明亮,特别适合居民尤其是老年人开展文化活动。”
如今,玛纳斯镇每年开展理论宣讲、文艺演出、清洁家园、文明劝导等志愿服务活动达1.5万人次,举办家庭教育、亲子互动、书画教学等各类文化活动50余场,让各族群众从文化活动的“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和“受益者”。
玛纳斯镇党委委员许聪聪说:“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创新工作机制、整合优质资源、优化服务供给,不断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推动文化社区建设与文明实践工作深度融合、协同发力,持续完善‘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让文化软实力成为支撑社区和谐发展的硬支撑,不断提升各族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朱文斌 梁鑫宇 周惠敏)
上一篇:打破“胰岛素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