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永军携阿黄重返夏家湾稻田,深秋记忆如昨
创始人
2025-11-28 07:55:50

(来源:嘉兴日报)

转自:嘉兴日报

  ※千千情

  生养之地

  ■夏永军

  我已好久没有去河西走走了,刚回到乡下,便将阿黄从犬舍里放出来。它撒腿往西边跑,边跑边回头,停住,等我跟上。

  我走在前面,它紧撵着我,一会儿在我前,一会儿在我后,跨过贾贾老桥,桥西豁然呈现一片金黄,一条蜿蜒往西的土路两侧,一大片广袤稻田已经成熟,我已好久没来此,早忘了稻田的长势,仿佛稻田一夜之间便成熟了。

  小时候,深秋时,放学了,我一放下书包,就跑至稻田边,帮忙割稻。父亲已将镰刀磨锋利,我踩在松软的稻田里,刚才还握着铅笔的手有些生疏,左手捏着两三株稻秆,右手提着镰刀,弯着腰,细心地割着,身子一起一伏,“唰唰唰”,刀刃一接触稻秆,像牙齿啮噬甘蔗,干脆利落,齐根而断,割下的稻株被我轻轻放在身侧,若根部不齐整,拿镰刀轻轻敲一下稻茬。

  秋风吹来,稻子翻涌成浪,在我眼前起伏着,整个身心都融化在一片稻香里,想象着新收的稻子晒干后,母亲去碾米坊碾成新米,颗颗莹润透亮,像青菜叶上积的白霜。

  刚煮的新米饭馥郁芳香,饭锅里吐出雪白的蒸汽,从锅缝里喷出的饭香,将整个灶间都弥漫了。饭熟了,我迫不及待地盛上满满一碗新米饭,淋上点酱油,都吃得齿颊留香,娘瞧见我腮边沾着饭粒,笑说我像个饿死鬼。

  阿黄欢快地在泥路上撒腿狂奔,毛色和枯黄的野草相融在一起。稻田边开着星星点点的黄色野菊、蓝色牵牛、鸡矢藤,与稻田的金黄相映成趣。天瓦蓝瓦蓝的,真是令人沉醉的深秋野景。

  阿黄对眼前这片田野太熟悉了,春夏秋冬,它都陪伴着我,在田野深处溜达。这里是夏家湾,是我出生之地,泥路边的这片田野曾是我家的自留地,我年少的记忆都和这片田野有关,曾在田里插秧、割稻、种油菜,几十年过去了,那些记忆仍旧清晰如昨。

  多年前,整片夏家湾的人都搬迁至河东,曾经的村庄消逝了,变成了田野,与曾经围绕村庄的田野连成了片。

  我以前常常想,夏家湾这个村落,几百年前会是什么样子,会不会最初时是一片荒地,后来夏家湾第一个先人奔波来此,看见一条蜿蜒的小河浜,在浜边住下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然后枝繁叶茂,以自己的姓氏将小河浜命名夏家浜,将这片村落唤作夏家湾。如今夏家湾又回复成了田野,再过多少年,或许又成了聚居地。

  世事就是一场轮回,时间藏在了风里,来无影,去无踪。现在的人和过去的人,如同这一茬又一茬收割的稻田一样,出现过,又消逝了,生生不息。

  听母亲说,夏家湾原先村落的位置,土质特别肥沃,种下谷物,很少有虫害,野草也很少,承包这一片的种粮大户精心伺候着这一片土地,我想或许是夏家湾的先民在庇佑这一片土地。

  远处如土墩般突兀在田野中央的绿岛便是夏家浜,很早时,夏家湾人出行,从水路走。河浜边停靠着船只,村民粜谷、远行时,摇橹驶出夏家湾。

  我听见了鸟鸣声,朝绿岛呐喊,扑棱几声,从绿林深处飞出鸟群,向河西岸丛林飞去了。

  田野深处停踞着一处简陋棚,是外乡来的种粮户居住之地,夫妻俩一年四季驻扎在田野深处,像稻草人,深情守望着这片田野。这片土地的生命,在他们的掌纹间生生不息地延续。

  阿黄已隐没在田野深处,我明白,它是故土的一部分,我亦是,这风声、野雀、乌桕树、野花、野草也一样。

  这时,母亲叫唤我的声音从河东隐隐传来,她是唤我回去吃饭。

  我唤了声“阿黄”,往回走,它身上沾满了草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已完成四轮融资募集资金超190... 中经记者 石英婧 上海报道2025年11月27日,阿维塔科技宣布,正式向香港联合交易所递交上市申请。...
郑栅洁人民日报撰文:坚持扩大内... 转自:人民日报原标题: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
希荻微进入谷歌供应链股价涨10...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沈右荣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的回复,让希荻微(688173.SH)股价大涨...
63家A股上市公司年内补税28...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黄聪当前,我国上市公司正积极规范公司税务管理,确保纳税合规。11月26...
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公益捐赠总额...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公益记者 杨蝶11月26日,“大爱湾区·共创未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