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经在听歌时不自觉地用脚打起节拍,轻轻点头?或者在戴耳机慢跑时,随着歌曲的特定拍数而调整跑步的节奏?
“这首歌真是太洗脑了!”你可能是随口一说,但科学家指出,音乐不止能让我们点头和打节拍,甚至能影响我们某些无意识的动作。
近日,中国科学院杜忆研究组的一项研究显示,人类会随着歌曲的节奏而眨眼。
△ 听歌时的你
人类眨眼频率极高。虽然有一定的个体差异,但每个人一小时大约要眨眼900-1200次。眨眼不仅能帮助我们保持眼睛湿润、清除异物,还能预防多种伤害。
如果每次眨眼都需要有意控制,那大家每天不用干别的,光眨眼就够忙活了。因此早在远古时期,眨眼就成为了我们众多非自主的身体功能之一。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眨眼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科学家们测量了100多名志愿者聆听西方古典音乐时的自发性眨眼频率。
他们发现,参与者的眼睑活动会迅速与音乐节奏同步。
△ 实验设计图(来源:Yiyang Wu et al. / PLOS Biology)
而更令人惊讶的是,在听歌过程中,参与者的脑电波竟然也出现了同步现象!
△ 对音乐节拍的眨眼同步与神经同步(来源:Yiyang Wu et al. / PLOS Biology)
△ 听歌时的脑电波
△ 科学家:有点意思……
像眨眼这种微小的动作竟能如此精准地锁定节拍,这十分出乎研究人员的意料。
这一现象揭示,在我们的听觉与运动之间存在着深层协调性。
△ 达成深层共识
实验的参与者们没有接受过专业的音乐训练,因此,这种听觉与运动同步的现象并非经验使然。
为进一步验证大脑与歌曲同步的能力,研究团队播放了歌曲的倒放版本,并同步测量了眨眼频率。
结果发现,参与者的眼睑运动仍能与音乐节奏保持一致。
这表明,对特定歌曲的熟悉程度并不影响眨眼速度。
△ 倒放也能听
随后研究人员又播放了通过节拍模拟真实音乐的音频,结果差异在统计学上并不显著。
但这种听觉-运动同步性也存在一定局限。研究者指出,当人们同时执行无关任务时,这种同步往往会被打破。
在实验的下一阶段,研究人员要求参与者在聆听歌曲的同时,等待屏幕上出现红点,并推测当红点与音乐节奏同步时,参与者会更快识别到它。
而结果显示,无论红点何时出现,参与者的眨眼动作都与歌曲节奏不再匹配。这表明要使眨眼动作与歌曲节拍同步,仍然需要一定程度的专注力。
这一发现不只是揭示了音乐对人类的影响,有研究表明,基于听觉-运动同步性的音乐疗法可缓解某些影响肢体运动的神经疾病。
深入理解听觉与运动的深层协调性,未来也可能为儿童自闭症、注意缺陷多动症等神经发育性疾病的筛查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