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公益记者 杨蝶
11月26日,“大爱湾区·共创未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会”)和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以下简称“残特奥会”)公益捐赠仪式在广州举行。据悉,截至仪式举办,已累计收到140多家爱心企业及机构捐赠款物超过1.7亿元,涵盖康复医疗设备、网络系统、饮品、营养品、工艺品、体育用品等20多个类别。
仪式现场成立“大湾区公益合伙人之家”,搭建起大湾区公益协作平台,将更加有效整合社会资源、优化公益合作长效机制。同时,以“微公益”为理念,现场启动了“十分关爱”计划、“星火相传”爱心接力、“万企接力·公益助残”行动等三大公益项目。
其中,“十分关爱”计划是以“消费助残”为核心理念,以商品销售为基础,将公益融入日常消费场景,按每销售一件商品承诺捐赠不少于0.1元或捐赠销售总额1%的方式,让商品传递大爱、交易传递温度,积极倡导社会主义文明新风尚。
“星火相传”爱心接力是以腾讯公益平台为基础,以个人线上捐赠为主体,通过“点亮个人专属小红花”的趣味互动形式,全面提升公众参与公益的便捷性、互动性与覆盖面,让公益热情在线上线下同步升温。
“万企接力·公益助残”行动是按照企业自愿的原则,以“微公益”为理念,通过创新实施“1+N+N”公益捐赠模式,组织动员广大企业等向“全国残特奥会总基金”进行捐赠;同时创新实施三级公益积分激励机制,奖励公益捐赠推荐人,即根据推荐人的公益积分累积从低到高评选:公益达人、公益先锋、公益大使、公益联合发起人,形成“一个推荐多个,多个再推荐若干个”的公益捐赠传播链,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良性循环,让爱心无限延展,构建“公益+”生态,营造扶弱助残的良好社会氛围。
据悉,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由广东、香港、澳门三地共同承办,分别于11月9日至21日和12月8日至15日举行。作为粤港澳三地联合承办国家级体育盛会的重要配套活动,此次仪式只是构建“赛前保障—赛中服务—赛后延续”长效公益机制的一个环节。此前,随着十五运会圆满落幕,粤港澳志愿者已成功书写十五运会志愿服务精彩答卷。
长江商报公益记者了解到,十五运会广东赛区执委会大型活动和志愿服务部组建了一支3万名的赛会志愿者队伍,平均年龄19.42岁,来自广东省17个承办地市、99所高校;香港组建了超1.6万人的志愿者团队,当中包括4000名为残特奥会服务的志愿者,其中15岁至17岁的青年志愿者超1000名;澳门也组建了超3500人的志愿者队伍。
在志愿服务组织工作层面,广东输出赛会经验,港澳带来国际化、精细化理念,三地联合开发赛会志愿服务教材和课程,共同培育和互派志愿服务讲师,实现双向赋能。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