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识骨寻踪”,以古DNA揭开石峁人群来源之谜
创始人
2025-11-28 07:22:43

本报北京11月27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怡蒙 蒋肖斌)在今天国家文物局专题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所长付巧妹介绍石峁遗址最新科学研究成果。此次研究以遗传学证据证实,石峁文化人群主体源于陕北仰韶晚期人群,为中华文明在本土“连续演化”提供了坚实遗传证据;揭示了石峁文化人群与晋南陶寺文化人群、北方裕民成分相关人群、南方稻作农业人群之间存在密切关联,展现出史前农牧业人群广泛的互动交流历史场景。

该研究由付巧妹研究团队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北大学孙周勇团队,联合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历时13年完成。11月27日,相关研究成果《石峁古城古DNA揭秘新石器时代中国地区亲缘关系习俗》在《自然》杂志上线发表。

石峁遗址地处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漠的交界带,是中国已知规模最大的史前城址,其复杂的城防布局、多元的祭祀遗迹与高等级的文物遗存,展现出典型的早期国家形态与高度的社会复杂化程度。但其人群来源、社会结构及与周边人群的关系等问题,长期存有争议。

研究通过重建石峁古城内部横跨4代的家族谱系,清晰透视其以父系亲缘为核心的运行模式,为理解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发展过程提供了社会组织范本,为探究东亚早期国家起源的权力继承模式、统治家族与社会阶层构成提供了首个直接的遗传学证据。

这项研究首次用古DNA重建中国最大规模、具有清晰早期国家特征的史前城址的复杂社会组织结构及与亲缘绑定的森严等级制度。

近年来,利用古DNA揭示大型聚落的亲缘谱系和社会组织结构已成为古遗传学的最新前沿领域,但要精确解读一个大型聚落的亲缘关系网络,在全球范围内的相关研究仍相对有限,而对石峁古城这种具有超大规模、复杂多样的人祭或人殉形式的等级社会的研究,更尚属世界首例。

来源:中国青年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听歌时,你的眼皮也在帮你打节拍... 你是否曾经在听歌时不自觉地用脚打起节拍,轻轻点头?或者在戴耳机慢跑时,随着歌曲的特定拍数而调整跑步的...
秘鲁前总统卡斯蒂略因共谋叛乱罪...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当地时间11月27日,秘鲁最高法院特别刑事法庭正式宣读对前总统佩德罗·卡斯蒂略的...
广和通(00638.HK)遭广... 格隆汇11月28日丨根据联交所最新权益披露资料显示,2025年11月24日,广和通(00638.HK...
秘鲁前总统卡斯蒂略,获刑超11... 当地时间11月27日,秘鲁最高法院特别刑事法庭正式宣读对前总统佩德罗·卡斯蒂略的刑事判决。卡斯蒂略因...
华泰证券:卫星产业链相关标的有... 格隆汇11月28日|华泰证券研报认为,随着我国可回收火箭逐渐成熟,发射运力提升的同时带来发射成本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