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故的“留白”处,有喜剧创作的种子
创始人
2025-11-28 07:22:29

成与败,得与失,每个世代流传的故事都有确定的结论。但是,在故事“留白”处,那些人在想什么?

最近,在《喜人奇妙夜》第二季舞台上,若干个改编“历史典故”的喜剧故事颇受好评。古人未说尽的心事、未释怀的遗憾、未选择的可能……典故“留白”处,就藏着喜剧创作最富有生命力的种子,让传统文化在笑声中焕发新的时代光彩。

传统历史典故中的人物往往带着鲜明的“符号化”标签:荆轲是“侠义刺客”,诸葛亮是“智慧贤臣”,俞伯牙和钟子期是“千古知音”……而《喜人奇妙夜》的创作,正是在这些标签背后的留白处,挖掘出人物最本真的人性温度。

曾在去年《喜人奇妙夜》舞台带来《八十一难》等出圈作品的喜剧小队“四士同堂”,今年继续创作出多个优质作品,例如最近播出的《奈何桥北》。

《奈何桥北》里,荆轲与樊於期不再是单纯的“失败者”符号。荆轲刺秦失败后,这些人相聚在奈何桥边。孟婆汤对樊於期和荆轲都无效,于是两个人苦思冥想自己到底有何遗憾,在此过程中“复盘”了那场失败的刺杀,还试图通过在生死簿上写下秦王的名字,完成复仇。

秦王来了,他的反应超出两人的想象。他说:“寡人没有遗憾,你说的那些宏图大业,我本可以做的事有很多,但我已经做到了的事情更多。”

荆轲说,他遗憾自己未能完成刺杀大业,更遗憾樊於期心存执念,过不了奈何桥;樊於期说,他从未怪过荆轲,以及他的遗憾是“生前未能与兄弟好好喝一杯”。

两人碰杯,为了来世还能遇见,一起过桥。宏图未竟,夙愿已了。

近年来喜剧作品的破圈原因,往往在于找到了传统典故与现代生活的连接点,让古老故事成为观照当下的镜子。创作团队没有简单复刻历史场景,而是用现代视角重构叙事,让典故中的核心矛盾与当代人的精神困境形成呼应。

喜剧的“预期违背”技巧,激发了历史典故改编的创作活力,更拓宽了叙事空间。改编没有颠覆典故的核心精神,却通过古今碰撞制造出强烈的喜剧效果,让观众在轻松的大笑中亲近传统典故。

《三顾茅庐》这个舞台赋予“鞠躬尽瘁”的诸葛亮以当代年轻人共情的特质——这个“全职子女”,因为能“预知未来”、看透宿命而选择“躺平”,与叔父的期盼、刘备的坚持形成鲜明反差。

在这个节目中,诸葛亮说自己“困在了开始”:因为太明白结局,所以不愿“开始”。刘备的坚持,最终说服了诸葛亮。刘备一句“我命,不由我不由天”的台词,戳中观众笑点,又引发思考。“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选择,才是人性闪耀时,选择本身比结果更重要。

《西楚霸亡》中,现代中学生带着历史书穿越到项羽营中,让项羽提前知晓了垓下之围、乌江自刎的结局。但这位“西楚霸王”并未改变选择,明知结局仍赴汤蹈火。

就连《伯牙绝弦》这一充满悲剧色彩的典故,也在喜剧中完成了人性的重构。

“伯牙,风过松涛,水过青石,高山流水,皆是我在应你。”《伯牙绝弦》讲述的故事,喜感中富有隽永的诗意,消解了离别之痛,传递出“真正的知音从未远去”的温暖主题,让观众在喜感中领悟到面对离别与失去的豁达。

守住典故的核心精神与文化底色,在“留白”处进行符合逻辑的创新,这样的喜剧作品兼具趣味和意义,同时也给予一定情绪价值。这种“喜而不浮,哀而不伤”的表达,让喜剧不仅有笑声,更有直抵人心的温度。

当下年轻观众为何喜爱传统文化的“焕新”表达?当历史典故中的留白被注入人性温度与现代视角,当喜剧的笑声与文化的深度相遇,不仅让观众在娱乐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更让古老故事成为滋养当代精神的养分。古人与今人在笑声中对话,历史与当下在共鸣中相连。

来源:中国青年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听歌时,你的眼皮也在帮你打节拍... 你是否曾经在听歌时不自觉地用脚打起节拍,轻轻点头?或者在戴耳机慢跑时,随着歌曲的特定拍数而调整跑步的...
秘鲁前总统卡斯蒂略因共谋叛乱罪...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当地时间11月27日,秘鲁最高法院特别刑事法庭正式宣读对前总统佩德罗·卡斯蒂略的...
广和通(00638.HK)遭广... 格隆汇11月28日丨根据联交所最新权益披露资料显示,2025年11月24日,广和通(00638.HK...
秘鲁前总统卡斯蒂略,获刑超11... 当地时间11月27日,秘鲁最高法院特别刑事法庭正式宣读对前总统佩德罗·卡斯蒂略的刑事判决。卡斯蒂略因...
华泰证券:卫星产业链相关标的有... 格隆汇11月28日|华泰证券研报认为,随着我国可回收火箭逐渐成熟,发射运力提升的同时带来发射成本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