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算浪潮奔涌不息,创新活力激荡邕城。11月27日,“携手邕城·智算赋能”2025融合智算产业生态大会在南宁举行,院士专家、科研机构、企业代表等多方人士齐聚一堂,聚焦融合智算赋能产业升级、绿色算力建设等核心议题,共同探讨智算产业的发展趋势。会场内思想激荡、共识凝聚,智慧的火花在对话中迸发,合作的蓝图在探讨中铺展,共同奏响了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奋进乐章。
筑巢引凤强产业 智算集聚育动能
当前,南宁市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初步形成覆盖算力、算法、应用场景等全产业链生态。今年以来,南宁市加快培育发展以人工智能为重点的新质生产力,人工智能产业化加速聚集,工业转型步伐加快,三六零、奇安信、诚迈科技等一批头部企业和重点项目落地。
“此次南宁举办‘携手邕城·智算赋能’2025融合智算产业生态大会,对于吸引更多国内外企业特别是人工智能优质企业集聚南宁、共同开拓中国与东盟市场,具有重要而特殊的意义。”南宁市投促局党组书记、局长,市园区办主任(兼)黄辉表示,南宁凭借与东盟国家地缘相近、人文相亲、经贸往来密切的优势,已经成为面向东盟、服务全国的智算高地,以及服务东盟、辐射区域的智算能力输出地和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的最佳策源地。
区位优势拓空间 投资南宁信心足
此次大会通过主题报告、专题演讲、企业恳谈会、实地考察等活动,全方位展现南宁智算产业发展基础与潜力,让与会嘉宾感受到南宁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活力与合作诚意。清晰的政策导向、优越的区位条件与完善的产业配套,激发了企业代表的强烈合作意愿。
“我们看中了南宁这片发展的热土,将企业的技术优势与南宁的区位、政策优势相结合,助力本地制造业企业‘用好数据、用对数据’,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最前沿的数字化红利。”北京新材道数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赵旭表示,该公司核心业务是通过数据赋能制造业升级,协助企业积累工艺参数与性能数据,联通产业链上下游,希望以南宁为重要窗口,将先进的工业数据解决方案与东盟国家的制造业需求精准对接。
作为国内通用GPU(图形处理器)行业领域领军企业,北京天数智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将目光投向南宁。“计划以南宁为核心支点拓展东盟市场,在核心产品供给、智算技术服务、生态与人才共建等方面全面布局。”公司总经理郭为表示,企业计划借助跨境算力适配优势,支撑南宁向东盟输出智算服务,同时通过产学研合作定向培养专业人才,夯实南宁智算创新与产业发展根基。
开元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总经理周思华介绍,今年东博会期间,该企业打造的“智能计算集群与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成功落地广西。今后,该企业将以南宁作为区域运营与技术集成中心,面向东盟各国输出成熟的“云—网—算”计算服务与AI应用,重点布局交通物流、智慧城市、跨境服务、多语言人机交互等领域。
生态共筑聚合力 智算赋能启新程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产业协同”“生态共建”“集聚发展”……大会现场的这些高频词彰显了行业共识,凝聚了发展合力。
从芯片算力到数据服务,从行业解决方案到具体应用场景,企业代表的展望和期待勾勒出多方协同、互利共赢的产业生态画卷。
超讯通信(维权)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钟海辉表示,企业与广西南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达成深度战略合作,联合打造“桂数青算”国产算力资源池,依托先进算力调度网络,将青海的绿色算力跨区域输送至南宁。此外,该企业将同步推进南宁本地算力资源池建设,目前已完成初步设计方案。企业将以“跨区域协同+本地化响应”的布局,为南宁数字产业发展筑牢算力根基,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助力南宁构建绿色智算产业生态。
“南宁将依托国家赋予的战略定位和面向东盟的独特优势,积极调整经济结构,大力发展新能源、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铝精深加工等重点产业,加快转型升级。”黄辉表示,南宁市将坚持“北上广研发+广西(南宁)集成+东盟应用”的发展路径,加快推动中国—东盟国家人工智能应用合作中心建设,聚焦“国家所需、广西所能、东盟所盼”,依托南宁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等平台和载体,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产业,通过广西人工智能学院及企业的研发机构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为智算产业的融合发展培育沃土。
本报记者廖欣 通讯员陆晓徽
上一篇:抢抓银发产业机遇
下一篇:全运会赛场展风采 英雄健儿话逐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