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赵玲华
近年来,商河城管扎实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各项工作。目前,将工作重心由“设施扩面”转向“提质增效”,构建垃圾分类四大体系,基本建成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全链条闭环系统。
同心同力推进,构建全方位推动体系。
充分调动各行业、各部门、各镇(街)的积极性,建立起包括行业主管部门在内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协调机制,进一步明确了相关部门的责任,并建立县、镇、村三级考评责任体系。县分类办负责全县垃圾分类牵头抓总工作,每月联合各行业牵头部门开展联合检查活动,综合运用明察暗访、随机抽查、突击检查等方式,开展纵向联动、全域覆盖的督导检查,全面掌握各部门、各行业垃圾分类工作进展及突出问题,以常态化监管推动工作规范化运行。
精细精管赋能,打造便捷适配投放体系。
居民小区是垃圾分类的“主战场”,商河县聚焦群众“分不清楚、投不便捷”的痛点,推出“靶向式”精细服务。完成对全县所有居民小区、村庄的撤桶并点工作。通过科学调整投放点布局,对所有点位实行编号管理,实现分类投放设施标准化设置。
今年累计新建改造提升垃圾分类房95处,分类投放设施的实用性和便利性显著增强。
精准分类处置,构建全链条闭环体系。
在持续优化前端投放的基础上,进行精准分类、处理,对收集暂存的有害垃圾按照市城管局要求,统一运往市级有害垃圾集中处理中心进行处置;对可回收物,依托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在居民小区设置垃圾分类服务站,通过智能化设备将居民的可回收物进行回收,进入再生资源网络体系;为推进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建设厨余垃圾资源化处置项目,通过政府采购的方式确定第三方资源化利用处置企业,目前厨余垃圾设施正在进场,届时将通过厨余垃圾收运专线对厨余垃圾进行收集,再通过厨余垃圾处理设施进行处理,最后实现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其他垃圾全部运往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进行焚烧发电,实现资源化利用。全县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形成闭环。
强化宣传引导,构建全社会动员体系。
积极响应“泉”心全力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队建设号召,全县共组建14支志愿服务队伍,注册志愿者人数增至1500余人。不断完善志愿者动态管理机制,通过制定服务规范、实施考核评价,确保队伍稳定性与服务效能双提升。围绕垃圾分类知识、宣传技巧、沟通能力等核心内容,开展系统化培训,上半年累计开展专题培训5场,覆盖志愿者40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队伍专业化水平;统筹各部门、镇(街)力量,组织志愿者开展高频次主题实践活动。
截至目前,共开展包括垃圾分类进社区、进校园、进文化节等志愿服务活动25场。各镇街累计开展各类宣传活动185场,推动垃圾分类理念深入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