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荣
将“大图景”分解为“小目标”,长远布局、渐进调适、持续推进,呈现出一种难得的“确定性”。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今天的北京拥有更厚的家底、更高的起点、更好的发展条件,更没有放慢脚步的理由。保持战略定力,凝聚广泛共识,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首都北京一定能够驶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未来五年,首都北京将如何发展?近日,北京“十五五”规划建议全文公布,为首都发展擘画了新蓝图,引发社会各界密集关注。
科学制定并接续实施五年规划,是我们一以贯之的治理经验。本质上,这是国家基于发展环境,“选择最佳方案以达到特定目标的一种有组织的、有意识的、持续的努力。”作为指导“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规划建议将“大图景”分解为“小目标”,长远布局、渐进调适、持续推进,呈现出一种难得的“确定性”。明确的时间表、路线图,有助于各类主体对未来党和政府的发展任务、经济社会的发展目标、可能获得的政策支持等形成初步判断,进而对自身目标与行动有所构思预判。这样的认知越清晰,越易达成共识、形成合力,越能激发更强的发展能动性。
从时间坐标来看,党的十九大提出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分两步走”的战略安排,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时间提前到2035年。这意味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我们需要通过实施3个五年规划来完成目标。目前,还有两个五年时间,“十五五”正是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再看这关键五年的发展环境,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形势变乱交织,大国博弈更加复杂激烈,不确定难预料因素日益增多,与此同时,国内经济面临内需不足、结构失衡、内生动力亟待培育等诸多挑战。作为大国首都,北京肩负着“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重任,压力前所未有,机遇前所未有。
建首善自京师始。北京各方面工作具有代表性、指向性。北京做什么、怎么做,是世界观察中国的窗口,还将为全国乃至世界提供一个超大城市发展的示范样本。正所谓,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北京产业根基深厚、文教积累扎实、产业链条完善、开放领域广,形成了独特发展优势。面向即将到来的“十五五”,北京必须瞄准确保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这一目标,在方方面面做好先行者和排头兵。
有言道,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规划”所赋予的确定性,同样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以自我进化的稳定,识变应变求变,向新而行。目前,人工智能等一批新兴技术已成国际竞争的新焦点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等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面对新变化、新挑战,北京“十五五”发展路径进一步突出“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将科技创新置于更加核心的位置;在发展逻辑上,从强调速度转向更加注重质量,从单一增长向系统协同转型。北京将在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扛起挑大梁责任,开启自我超越的又一程。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一个个五年规划,也是一场场人民广泛参与的发展单元。大城日志的每一页,都写满了人民至上的温暖故事。从聚焦“七有”“五性”,筑牢民生根基,到民生实事接续推进,加深“幸福底色”,再到“最暖热线”回应百姓急难愁盼,作为一座拥有2100多万常住人口的超大城市,我们深刻认识到,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从人民中找到根基、从人民中集聚力量,是我们未来五年逆风破局、行稳致远的关键。更加注重增进民生福祉,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这是庄严的承诺,也是发展的底气。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宏伟蓝图化为幸福图景,靠的是实干。今天的北京拥有更厚的家底、更高的起点、更好的发展条件,更没有放慢脚步的理由。保持战略定力,凝聚广泛共识,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首都北京一定能够驶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上一篇:高市早苗不思悔改意欲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