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36万次叩击黑暗的响指
创始人
2025-11-28 05:46:13

(来源:沈阳晚报)

转自:沈阳晚报

  年少时读过的书里,有一段话如刺青般印在心底:“命运善嫉,总吝啬赋予世人恒久的平静,总猝不及防地把人一下子塞进过山车,任你怎么恐惧挣扎也不肯轻易停下来,非要把圆满的颠簸成支离破碎的,再命你耗尽半生去拼补……”

  彼时只觉得文字凄美,直到生命的轨迹与之重叠,才尝出那锥心之痛。而在最黑暗的深渊里,人总要为自己寻一束光。于是,我遇见了它——

  □徐娜

  与一本书的相遇:在至暗时刻寻光

  那本书叫《36万遍感恩的奇迹》。书中讲述了一位父亲,他十几岁的爱子生命定格在一个平凡的午后。从此,家里的饭桌永远空着一副碗筷,欢声笑语被巨大的静默吞噬,整个家庭坠入看不到尽头的黑夜。

  在绝望的谷底,这位父亲做了一个让所有人无法理解的决定:他开始“学习感谢”。他感谢孩子曾带着纯真的欢笑,完整地陪伴了他们十三年;感谢在悲痛中彼此把对方的手臂掐出淤青,却始终没有放开的家人;他甚至感谢次日清晨依旧照进窗棂的阳光,感谢自己还能呼吸……他立下宏愿,要完成三十六万次感谢。这个在旁人看来近乎疯癫的举动,却像一道微弱却执拗的光,一寸寸撬开紧闭的黑暗之门,最终,悲伤的坚冰被感谢的暖流融化,这个家庭竟手牵着手,相互搀扶着走出了那片绝望的沼泽。

  合上书那一刻,我泪流满面。原来,感谢从不是对顺境的酬谢,而是直面破碎的命运时,一种最温柔、也最坚定的“回答与反抗”。

  让感谢落地生根:融入生命的日常

  去年,我重拾记日记的习惯。

  起初,这像一项艰难而笨拙的每日功课。夜深人静时,我对着空白的屏幕苦苦思索:今天,究竟有什么值得感谢?生活仿佛一片贫瘠的土壤。但渐渐地,当我开始留意那些曾被忽略的微光——陌生人一个善意的眼神,窗外一场恰逢其时的细雨——感谢便如细雨渗入心田,成为了生命自然的脉动。

  感谢的清单,也从最初干巴巴的一两条,变得越来越长,越来越具体。从感谢师友的帮助,到感谢一杯清茶暖了喉咙,一树花开亮了眼眸,再到感谢脚下这片土地给予的庇护与安宁……笔尖流淌出的谢意,有时竟能写下十五六条。

  到今天,我已连续记录了356个日夜。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字,更是356次与自己的温柔对话,356个没有被辜负的日子。若以每日十条计,我已向这世界发出了超过3560次真诚的致谢。

  翻转视角:见天地,见自己

  人生怎会永远晴空万里?但当坏情绪与坏天气不期而至时,我发现自己拥有了一种神奇的力量——“翻转视角的自由”。

  2024年2月16日,我被一种无名的低落情绪击中。但在那天的日记里,我这样写道:“感谢今天突如其来的坏情绪,它没有摧毁我,反而让我看见,在努力强大的外表之下,还住着一个惊慌失措、需要被紧紧拥抱的内在小孩。谢谢你,让我有机会对她说:‘别怕,我在这里。’”

  不久前,北市的出租屋自来水主管道在深夜突然破裂,水流四溢。若在以往,我必会怨叹“屋漏偏逢连夜雨”,在自怜自艾中度过一夜。

  但那天的日记里,我平静地写下:“感谢维修师傅冒着严寒深夜奔赴,他的工服都被水打湿了。也感谢在突发状况中,奔忙相助的邻居们。你看,即使在这样的夜晚,我依然被这么多陌生人的善意稳稳地托住。一切自有安排。今日所有‘不幸’,皆是未来惊喜的伏笔。”

  超越好坏:每一刻都是生命的馈赠

  特别感谢这次约稿,它让我得以重翻日记,在时光的回响中,再次被那股温暖的能量深深包裹与治愈。

  这让我想起看完《热辣滚烫》后的泣不成声:“谢谢你的勇敢,谢谢那份‘为自己赢一次’的执拗,它照见了我们每个人内心的渴望。”

  回望这三百多天,我终于彻悟:感谢,并非对现实的盲目美化,而是一种深刻的“视角重构与生命修整”。它教会我,不再与命运赠与的“支离破碎”苦苦抗争,而是怀着一颗温柔的好奇心,去探寻:“这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礼物?”

  于是,每一次人生的“颠簸”,都成了完成“自我”这幅拼图不可或缺的一块。它们不是来摧毁我,而是来成全我。

  每一个化妆成“痛苦”而来的角色,都是在邀请我,拿回属于我自己的生命能量——那里蕴藏着智慧、力量、爱与包容。同时,让我终于有勇气拥抱那个曾经破碎的自己,并遇见那个因此变得更柔软、更坚韧、更完整的——更好的自己。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把“两重”建设放在“十五五”全...   “两重”建设进展如何?如何推动具身智能产业发展?围绕经济热点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11月27日举行...
“国培计划”校长培训走进财大附...   本报讯 记者蔡晓磊报道 近日,全省百余名中小学骨干校长齐聚昆明市盘龙区财大附中,参与国培计划(2...
提振士气 奋勇争先 (来源:辽宁日报)转自:辽宁日报 本报记者 赵静 任梓溪 省委十三届十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辽宁省委...
胜阳里下雨就成河 明年改 (来源:天津日报)转自:天津日报  近日,滨海新区塘沽街道胜阳里的居民反映,小区近年来饱受“逢雨必涝...
改变员工行为习惯的四个基本条件...   当今社会虽然是创新的时代,但企业要实施变革很难,尽管在变革管理领域涌现出了大量研究成果,但这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