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0万美元砸向外骨骼!美团、红杉纷纷入局
创始人
2025-11-27 18:46:33

(来源:维科网机器人)

资本圈的“聚光灯”又对准了“小而美”赛道——消费级外骨骼。

近日,极壳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极壳科技”)拿下7000万美元Pre-B及B轮融资,投资方名单一公布就赚足眼球。这笔融资堪称“豪华天团”加持:B轮由光合创投与五源资本共同领投,美团龙珠跟投;Pre-B轮则由Monolith领投,五源资本追投,老股东IDG资本、红杉中国、绿洲资本均超额跟投

极壳科技成立于2021年,是全球消费级外骨骼的开创者和领导者,致力于用先进的外骨骼技术提升人类机动能力,同时减少环境影响。

该公司诞生于奇绩创坛孵化体系,天使轮拿到奇绩创坛的数百万元资金。

2023年5月,腾讯创始人之一、腾讯终身荣誉顾问曾李青成立的德迅投资领投了其数百万美元的Pre-A轮融资,奇绩创坛也选择“继续下注”。到了2024年,绿洲资本、红杉中国、IDG资本等大佬纷纷“上车”,让极壳的股东阵容直接“升级顶配”。

此次融资后,成立刚满四年的极壳科技投后估值近4亿美元,成了赛道的“香饽饽”。

国内安防机器人先驱暴雷

彼时,传统外骨骼技术长期困于医疗康复与工业场景,单价动辄数万乃至数十万元的“天价”,让普通消费者望而却步。另一边,户外运动爱好者背负10公斤以上装备长途跋涉的体力困境、老年群体日常出行的行动需求,都在呼唤一款轻量化、大众化的外骨骼产品。外骨骼技术正从“专业圈”往“生活圈”跑,谁能先啃下“重、贵、笨”这块硬骨头,谁就能攥住市场的“入场钥匙”。

90后创始人孙宽带领的核心团队,正是这场变革的推动者之一。拥有十年机器人硬件管理、外骨骼学术研究及出海品牌创建经验的孙宽,汇聚了来自顶尖硬件和机器人企业的专业人才,覆盖机械设计、运动算法、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成为全球首家实现消费级外骨骼规模化量产与商业化落地的团队。敏锐的市场嗅觉让他们精准锚定户外运动场景,用持续的技术突破撕开市场缺口。

产品矩阵的迭代升级,见证着极壳科技的技术进化之路。2023年,该公司首款产品“Hypershell Go”通过Kickstarter众筹平台,一举斩获2600余名支持者、3000台订单及超120万美元众筹额,直接登顶当年平台热销单品榜,用市场热度验证了产品逻辑的正确性。

2024年初,极壳科技首款量产产品“Hypershell X”系列正式发布,800W峰值功率电机可抵消30%身体负重,15-17.5公里的超长续航能力完美匹配长距离徒步需求,成功将专业级性能带入消费市场。

2025年8月,极壳科技全球首款户外动力外骨骼“HypershellX”在中国首发;同年9月,其“HypershellXUltra”重磅发布,搭载第二代AI运动意图识别算法,可识别并适配12种不同的姿势,并通过动力系统与算法的协同优化,不仅整体有效性提升25%,更实现同等电池容量下2.5倍的续航突破。

更具行业意义的是,“HypershellXUltra”是全球首个通过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SGS认证的外骨骼产品。这一认证如同“行业标尺”,让外骨骼的核心性能参数从此有据可查。

然而,要让外骨骼真正从“实验室展品”变成“生活必需品”,光靠概念炒作可不行,唯有攥紧技术才能推动产品不断迭代升级。极壳科技在成本和重量这两大问题上,交出了自己的答卷。

极壳科技独创全球首个单电机驱动的外骨骼系统,基于专利Omega架构将产品成本与重量双双减半;自主研发的高功率密度电机模组,在实现最大30牛米助力输出的同时,将整机重量控制在1.8千克以内。硬件创新直接转化为价格优势,其产品售价被压低至传统外骨骼的十分之一,首次将外骨骼拉入千元消费级别,降低了大众使用门槛。

像Hypershell X Go售价5999元,Hypershell X PRO 售价7499元,Hypershell X Carbon售价10999元,Hypershell X Ultra售价13999元,为不同需求的消费者提供了多元选择。

软件层面的突破同样关键。针对传统外骨骼固定算法缺乏个性化的缺陷,极壳科技研发“Hypershell Motion Engine”(HME)智能系统,通过深度学习算法与实时运动数据的融合,实现运动场景的自动识别与智能辅助。可以预见,外骨骼正从“被动辅助”升级为“主动协同”。

这种“硬件+软件”的双轮驱动,极壳科技的产品成功“圈粉”全球。如今,它的外骨骼已卖到70多个国家,累计出货量达数万台。这份亮眼成绩,藏着极壳对用户需求的“精准狙击”,更离不开“海外先试水”的布局,既为国内推广攒下了实打实的成功经验,更给品牌的全球化之路铺好了“砖”。

写在最后

从前,作为科幻元素代名词的外骨骼对大众而言仍是遥远的技术概念,既难以成为日常生活的刚需品,应用场景也局限于特定专业领域。但2025年,这一局面被彻底打破,外骨骼技术突然“走红”:户外登山场景中,它为探险者注入持久动力;养老护理领域,它成为照护者的“省力神器”…

资本嗅觉向来敏锐,纷纷入局抢占赛道。今年3月,自主研发康复外骨骼机器人的程天科技成功斩获近亿元B轮融资;11月,智能外骨骼系统领域的新锐企业亦方创新(Vastnaut),迎来数千万元人民币Pre-A轮融资,由高瓴创投与经纬创投联合领投,资本的热捧无疑为技术产业化注入了强劲动能。

动脉网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外骨骼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42亿元人民币,2023年至2028年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50%。未来,随着技术迭代推动成本下降、应用场景持续拓宽、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外骨骼有望从专业领域进一步渗透至消费级市场,成为连接人与智能设备的重要载体。而《攻壳机动队》中的赛博格世界,以更贴近现实的姿态逐步降临。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靠AI和出海寻找企业的“第二曲... 转自:新华财经11月27日,由《经济参考报》社地方工作二部和四季青街道、上城区中央商务区商会联合组织...
江中药业近期在ESG领域收获两... (来源:江中药业)转自:江中药业近期,江中药业在ESG领域收获两项重要奖项,可持续发展实践成效获得充...
易方达基金高松凡:中国养老金管... 转自:新华财经新华财经广州11月27日电 由中国经济信息社主办,中共广州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新华社...
50元1克的“洋种子”凉了!上... (来源:上观新闻)1克种子50元,竟然贵过白银或羊绒?这不是传说,百姓餐桌上的生菜曾经就是依赖昂贵的...
绿源与越疆达成战略合作,500... 11月27日,绿源集团(2451.HK)与越疆科技(2432.HK)在金华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