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广州11月27日电 由中国经济信息社主办,中共广州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新华社广东分社支持的“2025广州投资顾问大会暨财富管理转型发展会议”,于11月26日-27日在广州南沙隆重举行。在11月27日的“探索多样化养老金融服务・投顾深度赋能——养老金融体系实战路径”平行会场,易方达基金副总裁、首席养老金业务官高松凡发表题为“养老金管理:投资模式、投资政策及资产配置”的主题演讲。他表示,中国已建立起以三支柱为核心的养老保障体系,资产配置与投资模式成为关键。
易方达基金副总裁、首席养老金业务官高松凡发表主题演讲。高松凡指出,中美两国在三支柱结构上存在差异。美国第二、三支柱以个人账户为主,投资主体为个人,典型如401K计划;而中国的基本养老和企业年金则主要由专业机构管理,实行“专家理财、企业决策、有限选择”的原则。结合国内实际情况,他表示,中国选择了以机构为主导的专户管理模式。这一模式在起步阶段有效规避了个人投资者可能面临的知识不足与行为风险,同时借助规模化、专业化与定制化服务,提升了整体管理效率。
高松凡将养老基金投资比喻为“在高速公路上行车”,强调长期性、约束性、收益与风险控制的平衡。目前,中国养老金资产配置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投资政策层面:由国家设定基本框架,明确各类资产范围和比例;二是受托人层面:负责大类资产配置与组合策略;三是投资管理人层面:在合规范围内进行具体组合管理。
随着个人账户余额增长与投资者教育深化,高松凡认为,个人参与养老金投资将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但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以机构组合管理为主、个人投资选择为辅的模式仍将是市场主流。他建议推动“先产品化,后个人化”的路径,逐步丰富养老金产品货架,提升产品多样性,减少同质化。此外,他也呼吁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逐步放宽养老金投资范围,探索境外市场、股权投资、对冲工具等多元资产,以提升长期收益能力。
最后,高松凡提到,养老金投资的目标是长期保值增值,如何把长期短跑变成真正的长跑,需要各界的努力。他希望未来形成养老金和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为国家养老保障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姜楠)
编辑:张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