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本报广州讯(陈晓莹 记者李青山)近日,广东省创新镇街地理标志工作经验交流暨促进地理标志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广东省云浮市举行。
会议指出,2024年10月,广东省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启动地理标志助推乡村振兴工程,遴选韶关黄磜、梅州三圳、江门会城、茂名根子、清远英红、潮州凤凰6个镇街,创新开展地理标志特色镇项目建设。项目实施1年来,各试点镇立足各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深度探索“特”字发展路径,“一镇一策”整合知识产权、标准认证、食品检测等市场监管资源,打通地标产品种养殖、生产、流通、消费环节,在培育壮大地理标志产业、提升地标产品质量、扩大地理标志品牌影响力、推动地理标志产业融合发展、构建护航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对推动知识产权赋能基层治理、拉动县域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促进作用,相关经验做法值得总结推广。
会议强调,镇街地理标志工作大有潜力可挖,各地各单位要更加重视地标工作,加强顶层设计,争取更多政策支持和资源投入。要坚持系统观念推进提质增效,加强质量管控,通过商标、标准、认证等多种手段不断提升地标产品的信誉度和竞争力,进一步加强与金融、农业、文旅等多部门的协调,多元协同提升地理标志产业综合发展效能。要强化全链条保护促进长效建设,构建“不敢侵权、不能侵权、不想侵权”的地理标志保护生态,探索建立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异常名录、用标企业信用等级公示制度,推动出台地理标志方面政策措施。
会上,广东部分地市、县、镇代表分享了地理标志特色镇项目建设的经验做法,有关专家学者分别围绕地理标志特色镇赋能乡镇治理、数智驱动地理标志特色镇建设作了主题发言,为加强和改进地理标志工作、推动地理标志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下一篇:超七成老年人因治病宣传短视频下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