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黑龙江日报)
转自:黑龙江日报
□叶银宁
农文旅融合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途径,通过农业资源、文化资源及生态资源的深度融合,在传播乡村优秀文化、构建美丽乡村的基础上,实现农民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文旅产业的数智化转型在地域特色、数字技术应用、产业融合深度、复合人才等方面为乡村振兴开辟新路径。
加强数字基础建设,夯实融合发展根基。农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的数智化升级是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为实现农村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相关部门应加快传统设施的智能化升级,增加农文旅产业数智化设施,全方位提升数智技术在乡村产业的覆盖率。升级传统基础设施。改善农村道路,推动公路桥梁改造,修建停车场、加油站、充换电站等配套设施,完善道路、景区及住宿标识,满足游客便捷化出行需求。修缮改造农村古宅、民宿等,在保留当地历史古建、民风民俗的基础上,营造舒适的住宿环境。加强水利、电网、物流的建设升级,确保旅游项目的稳定运营。推动数智化建设。在乡村地区进行5G、物联网等基础建设,为数智技术应用提供稳定的网络环境。部署传感器、摄像头等采集装置,实现对农业生产、文旅管理、文物状态的实时感知。打造涵盖农业生产、环境监测、游客管理等全链条的农文旅综合管理平台,为智能调度、产品开发、服务优化提供数据支持。
构建创新消费场景,激活产业内生动力。创新消费业态、打造特色体验场景是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的重要路径。相关主体应主动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将农村农文旅资源转化为可感知的数字场景,拓展农村产业链价值。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搭建农文旅产业联盟,发挥资源整合及信息共享优势,推动上下游产业无缝对接,有效降低运营成本。将农文旅与体育、教育、健康等产业深度融合,跨界开发综合性旅游产品及服务,以集群化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研发沉浸式体验项目,释放消费潜力。成立农文旅资源调研专班,全面普查、梳理并归档农业生产资源、历史文化遗存、自然旅游景观等资源;加强与科技公司的合作,综合运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等技术对各类资源进行数智化重塑,打造能高度还原实体村落风貌的数字孪生系统,为体验形式创新提供技术支撑。以浙江省嵊州市小昆村“古村寻宝”活动为例,主办方在村落特殊点位布设AR互动装置,游客探寻到点位后扫码激活虚拟导览功能,在虚实结合的场景中沉浸式体验南宋古村风貌及传统农耕劳动等生活场景,完成寻宝活动的游客可获得专属消费优惠券作为奖励。构建互动化场景,创造消费新业态。推出“云旅游+直播电商”新型业态,在直播间内呈现乡村风光、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等片段,通过数字虚拟空间构建将农文旅资源转化为数据流,使农文旅产业摆脱时空束缚实现深度融合。借助5G、视频技术塑造“虚拟认养农业”新业态,认养者可通过云端地图选择认养模块,并借助数字视频监控技术实时查看农产品种植环境,清晰掌握农产品从育种、生长、采摘、运输全产业链信息,在获得优质农产品的基础上,以可互动的旅游体验延伸产业链价值。
优化产业运营模式,提升产业附加价值。精准且富有创意的运营策略是提升农文旅产业影响力的关键。相关主体应充分利用数字技术优化服务体验和营销精准度,扩大区域农文旅品牌影响力。搭建智慧管理平台。开发农文旅融合一体化平台,实现游客需求与服务资源的精准对接,游客可在平台上进行信息查询、线上预订等,全面提升旅游体验感。搭建动态需求数据库,在系统内增设评价入口,定期对消费者评价内容进行回复与整改,提升配套服务质量。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游客行为进行分析,精准把握游客分布、偏好及消费习惯,针对不同用户群体提供定制化农文旅产品及服务,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优化运营模式。利用大数据技术挖掘区域农文旅资源,设计具有独特卖点的旅游产品及服务,打造特色IP,并利用社交媒体、新媒体等渠道进行内容或事件营销,以品牌故事、主题活动等形式吸引游客,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力及知名度。在此过程中,通过有奖分享形成口碑宣传,吸引更多潜在用户,也可利用留言、评论等互动功能实时收集游客意见,以便后续调整营销策略,提升游客体验感。
培育数智复合人才,提供产业智力支持。复合型人才是农文旅产业数智化转型发展的核心要素。相关主体应积极引进并培育高水平人才,发挥知识、技能及创新优势,为农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引进专业人才。以项目合作、技术咨询等方式引进数据分析师、数字营销专家等技能型人才,并通过提供丰厚的薪资待遇、良好的晋升空间,吸引人才投身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同时,建立以能力和绩效为导向的评价机制,注重人才长期贡献率,激发其创新意识。建立乡村农文旅人才交流平台,通过定期举办乡村旅游发展论坛,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交流,发挥人才集聚效应。重视本地人才培育。为具备数据分析、新媒体营销能力的返乡大学生及青年提供资金及法律援助,为其参与农文旅产业创造良好条件及机遇。聚焦民宿管理、旅游讲解、服务礼仪等内容开展乡村农文旅专业培训活动,提升相关从业人员专业素养。与地方高校合作增设农文旅数智化转型相关专业,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定向培养兼顾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数智化人才。
农文旅产业数智化转型是契合市场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核心支撑。数智化技术在乡村农文旅产品创新、管理模式及人才培育等环节中的渗透,为农文旅产业数智化转型升级注入了全新动力。未来,需依赖数智技术构建多维度的创新实践方案,既为游客提供形式多样、品质优化、便捷省心的旅游服务,也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强大动能,描绘出乡村蓬勃发展的新面貌。
本文系2024年度“以高质量发展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陕西新篇章”研究项目“宜君县域农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4HZ1142。
(作者系西安翻译学院副教授)
上一篇:法媒:法国人不舍大熊猫返回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