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父亲》演绎阿尔茨海默症下的亲情
创始人
2025-11-25 03:16:37

    一方转台、六位演员,一位坠入阿尔茨海默症的父亲,在真实与幻象中游走,更在与女儿的相处中,不断陷入记忆与现实交错的时空漩涡——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制作出品的话剧《父亲》近日登台首都剧场,参加2025北京人艺国际戏剧邀请展。

    该剧由法国剧作家弗洛里安·泽勒编剧,蒋维国执导,金士杰、田水领衔,这或许本该是一部聚焦记忆被侵蚀后,陷入认知迷雾中的日常陌生与破碎,却在编剧独特的编织中,透过阿尔茨海默症患者视角与患者家属视角的交替,制造出混乱感,引领观众一直在猜想“这一切是不是什么人做了什么样的预谋”。迄今为止,该剧多个舞台版本已在全球超过45个国家和地区上演。根据话剧改编的同名电影《父亲》(又名:《困在时间里的父亲》)曾获第9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改编剧本、最佳男主角奖。此次登上首都剧场的话剧此前也已荣获第八届华语戏剧盛典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奖,以及2025上海·静安戏剧节“壹戏剧大赏”年度最佳男演员、年度大戏等多个奖项。

    对于没看过电影的观众而言,舞台上的一切仍有些令人费解,两个小时,观众由角色带领着,在黑白颠倒、时空错乱的世界里,由从容到恐惧,由疑惑到不安,最终忘了来路也失了归途。旋转的舞台从客厅到养老院,每一次舞台布景小小的位移,都会让观众产生错觉。整出戏对观众而言也称得上是“折磨”,看着父亲在正常的时空里无理取闹,又在错乱的感知中无法自救,直至剧终也没有解开谜题。

    剧中女儿安娜的困境,也让很多有类似境遇的观众感同身受,饰演女儿的田水则更加心碎:“我的母亲也患有阿尔茨海默症,排练中父亲安德烈与安娜的样子,和我自己与母亲的样子总会重叠在一起。”

    观众究竟应该是入局者还是旁观者?是该跟着混沌还是清醒?导演蒋维国说:“这是一部会让观众们感觉到‘被欺骗’的悲喜剧,演员有趣的演绎和悲伤的情节交织在一起,让人带着好奇心去探究哪些是主人公幻想中的场景,哪些是真实发生的,界限的模糊反而让人不自觉地陷了进去。”

    文/本报记者  郭佳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连续报道·来函热议】“秦刻石... (来源:光明日报)转自:光明日报【连续报道·来函热议】  “秦刻石”的真伪曾一度引发热议。假设刻石铭...
把握时代机遇 激发澎湃动能 11月16日出版的第22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文章强调,...
自动化专业职业生涯规划书范文 ...    在上大学之前,确切地说没有什么十分明确的目标与方向,都是走一步看一步,就是抱着这种心态,来到大...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职业生涯规...    有人制定的目标就像是蓝天上的一朵白云,美丽、浪漫,但是飘忽不定;  也有人定的目标像天空中的一...
软件工程专业职业生涯规划书范文...    高校毕业生今年遭遇“史上最难就业季”,然而,大学生就业究竟难在哪?毕业生就业的理想和现实之间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