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精炼:AI应用终结泡沫论,谷歌阿里系持续暴涨!
创始人
2025-11-24 18:16:54

(来源:格隆汇APP)

来源:格隆汇

最近市场上关于AI泡沫的持续广泛争论甚至上升到科技牛质疑。

一边喊“泡沫要破了”,说AI就是资本堆出来的概念,烧钱无数却没见多少真赚钱的业务,甚至杜撰出英伟达庞氏骗局;另一边怼“格局小了”,坚信AI是下一次生产力革命,对比互联网时代目前仍处于AI投入早期,现在的市场波动只是AI发展的必经阵痛。

其实答案很简单:AI泡沫论的终结者,从来不是更先进的芯片、更庞大的数据中心、更巨量的AI算力竞赛,而是能赚钱、能落地的AI应用。

当谷歌甩出Gemini 3 Pro,阿里推上千问APP,这场由两大巨头引领的AI应用攻坚战,已经彻底改变了行业的交易范式。

接下来不用再死磕基建,谷歌链和阿里系为引领的AI应用端机会,才是真正的核心看点。

01

别再纠结泡沫了,关键看“钱能不能落袋”

AI泡沫的争议核心,本质是“投入”和“产出”的失衡。

前两年大家都在拼基建,砸钱买芯片、建数据中心,全球科技巨头光资本开支就烧了几千亿美元。但基建是“花钱的主”,不能直接变现,这才让“泡沫论”有了生存空间。

但现在风向变了。

就像盖房子,之前忙着打地基、买建材,现在房子盖得差不多了,该琢磨怎么住、怎么赚钱了。AI应用就是那个“能生钱的房子”,只有应用落地产生真实收入,才能证明AI不是虚火。

数据最诚实:2025年全球AI产业规模已经突破2150亿美元,88%的企业都在用水AI,但真正靠AI赚到大钱的还不多。这不是AI没用,而是应用落地的窗口期才刚刚打开。

谷歌和阿里的动作,正好踩中了这个节点——不再比拼模型参数多牛,而是比谁能把模型变成老百姓能用、企业愿意付费的产品。

02

谷歌的进攻:模型够强,更要生态闭环

谷歌这次是真的“不装了”,Gemini 3 Pro的发布,与其说是技术迭代,不如说是应用冲锋的号角。

这款模型在权威评测里拿了1501的Elo高分,复杂推理能力比GPT-5.1还领先10个百分点,尤其是DeepThink模式,简直是“慢工出细活”的专家级推理能力。

但谷歌没把技术藏着掖着,而是直接塞进了自己的全家桶:搜索、Gmail、Docs全量接入。

你想想,以后用谷歌搜索,不再是给你一堆链接,而是直接给出整合好的答案;写邮件时,AI自动帮你润色、甚至生成回复;做文档时,语音指令就能完成排版、数据分析。

这才是AI应用的真谛——不是单独一个炫酷工具,而是融入你每天都在用的产品里,让你不知不觉离不开。

Gemini 3 Pro之后,谷歌又持续甩出最新一代AI图像生成模型Nano Banana 2和企业级AI数据应用分析平台Bigquery AI两个王炸,持续赋能谷歌生态圈和点燃谷歌链投资机会。

谷歌的逻辑很清晰:用顶级模型做核心引擎,再通过自己垄断级的生态渠道,把AI能力变成实实在在的用户时长和广告收入。

跟着谷歌喝汤的标的也很明确:那些能承接其生态落地的服务商,从广告技术到企业服务,只要能嵌入谷歌的AI闭环,就能分到一杯羹。

03

阿里的反击:开源破局,全场景“织网”

如果说谷歌是“闭环为王”,阿里就是“开源破局+全场景织网”。

阿里的Qwen3系列模型全线开源,从0.6B到235B参数的8款模型随便用,部署成本还比同类模型低65%。这一手直接打破了技术壁垒,让中小企业也能用得起顶级AI模型。

但阿里的野心不止于此,千问APP的发布才是关键,当然后续新发布的“灵光”也在继续推波助澜。

这款APP不想只做“聊天机器人”,而是要当你的“超级生活助手”:订酒店、买东西、订外卖、做PPT,一句话就能搞定。阿里要把地图、淘宝、飞猪这些生态资源,都通过千问APP这个AI入口串联起来。

简单说,谷歌是“把AI放进现有产品”,阿里是“用AI再造一个超级入口”。

阿里系的投资逻辑也跟着清晰:谁能卡位千问生态的关键场景,谁就能吃到最大的红利。格隆汇APP的会员财富圈也是19号开始连续重点提示了相关阿里系AI的投资机会,会员跟着着实吃肉不少:

Gartner最新报告显示,阿里云在生成式AI的四大维度(云基础设施、工程、模型、知识管理应用)都位于领导者象限,是亚太唯一入选的厂商,与谷歌、OpenAI并列。

04

核心标的简评:跟着巨头,找对“淘金者”

不管是谷歌链还是阿里系,最终的投资机会都落在了具体标的上。这些公司不是单纯蹭概念,而是能借着巨头的东风吃肉喝汤(风险提示:文中所涉公司仅为案例分析,不构成任何投资推荐。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决策前请务必结合独立研判。)

1.海外核心标的:已经跑出业绩的“优等生”

谷歌(Alphabet):AI应用的“发动机”。Gemini3Pro不是炫技,是真能提升搜索、办公的用户体验,进而拉动广告和订阅收入。作为生态主导者,它的优势是“模型+渠道”双垄断,不用愁落地场景,业绩确定性最高。

APPlovin(APP):AI广告的“赚钱机器”。去年股价涨7倍,今年又涨90%,靠的不是运气。核心的AXON引擎用AI优化广告投放,覆盖14亿日活用户,2025Q3营收同比暴涨68%,利润率高达82%。现在又开拓电商广告,摆脱了对游戏广告的依赖,是海外AI应用的业绩标杆。

2.国内阿里系:生态卡位的“受益者”

格隆汇APP的会员财富圈13号即率先提示阿里系尤其是AI购物的投资布局机会:

石基信息:酒店AI化的“独家玩家”。国内高端酒店70%的PMS系统都是它的,和阿里飞猪深度绑定。千问APP接入酒店预订后,用户语音就能订房、办理入住,石基直接受益于佣金分成和技术服务费,业绩弹性巨大。

值得买:电商AI的“数据底座”。手里有10亿级商品数据库,还有海量用户评价和评测内容。千问的购物Agent要实现“对话即交易”,必须靠值得买的结构化数据支撑,未来数据服务费和导购分成都会大幅增长。

数据港:阿里云的“算力管家”。作为阿里云最核心的IDC托管商,千问用户暴涨带来的数据流,都要存在数据港的机房里。它的液冷技术先进,PUE控制在1.3以下,正好符合阿里的低碳要求,新增机柜需求会持续爆发。

阿里巴巴:自研ASIC芯片+超强大模型千问APP用户增长飞轮+电商/本地生活GMV增长/+云算力全生态协同。

3.国内通用型:AI+主业的“转型者”

易点天下:出海营销的“AI降本王”。不只是简单的流量代理商,而是私有化部署了DeepSeek大模型,把广告投放的推理效率提升7倍,成本降低25%。旗下KreadoAI还能批量生成广告素材,成本降90%,完美解决出海企业的痛点,在程序化广告赛道优势明显。

蓝色光标:广告行业的“AI先行者”。推出了BlueAI行业模型,品牌客户资源丰富,和阿里、谷歌都有合作。虽然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暴增469%有部分投资收益,但它的核心优势是“AI+广告”的深度融合,大客户粘性强,能吃到AI营销的行业红利。

焦点科技:A1麦可对主站渗透率超过50%,发布买家侧AI助手。

腾讯:生态协同的“补位者”。虽然没像谷歌、阿里那样高调发布大模型应用,但腾讯的优势是社交和企业服务生态。作为国内生态巨头,腾讯的AI应用落地只是时间问题。

05

投资逻辑变了:从“赌基建”到“抱应用”

以前炒AI,看的是“谁有芯片”“谁有数据中心”,本质是赌基建投入的增量。

现在炒AI,要看“谁能赚钱”“谁有场景”,核心是抱应用落地的大腿。

这两种逻辑的区别,就像炒房和开民宿:以前是赌房价涨,现在是赌能租出去赚钱。

谷歌和阿里的动作已经明确,AI行业的主要矛盾,已经从“技术不够强”变成“应用不够多”。未来1-2年,那些能真正落地、产生现金流的AI应用公司,会彻底甩开纯基建概念股。

更多AI应用核心标的可参考下图:

AI泡沫不是不存在,但泡沫会被应用刺破,而不是被基建刺破。那些只靠“AI概念”讲故事,没有实际业务落地、没有现金流支撑的公司,迟早会被市场淘汰。但那些真正把AI用起来、能赚钱的公司,会在泡沫破裂后,成为真正的行业龙头。圈子上周五和今天早上重点提示的诸如蓝色光标等相关个股都收获不少涨幅:

很明显,在AI终结AI泡沫论的道路上,谷歌和阿里已经吹响了冲锋号,它们的生态链上,已经有一批公司开始兑现业绩,市场聪明资金早已提前布局,那么在谷歌链和阿里系持续大涨之后,

哪些个股基本面更扎实行情持续性更久?

AI应用除了AI广告外还是有哪些方向可以提前布局?

后续AI科技需要关注哪些市场信号和催化事件节点?

特朗普的AI创世纪计划将会带来哪些投资机会?

……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石药集团(01093.HK)双... 格隆汇11月24日丨石药集团(01093.HK)宣布,集团自主研发的化学1类新药双链小干扰RNA(「...
秋乐种业(920087)使用9... 11月24日,河南秋乐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秋乐种业,证券代码:920087)发布公告,披...
宏川智慧控股股东解除质押185... 广东宏川智慧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002930,证券简称:宏川智慧)11月25日发布公告称,公...
三晖电气(002857)控股股... 郑州三晖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三晖电气,证券代码:002857)11月25日发布公告称,公司近...
华信永道四股东拟合计减持不超1... 华信永道(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华信永道”)于2025年11月24日披露股东减持预披露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