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光远看经济)
长周期看,人口是决定
一个国家国运最重要的因素
中国人口形势已经发生剧变,从2022年开始,人口达峰,中国人口已进入负增长周期,这比很多专家预料的时间至少提前了三年。
之前最乐观的人认为,中国人口下降最早会在2025年之后到来。
随着人口出生率下降,老龄化程度也在上升。过去我们常说一句话,中国社会是“未富先老”。也就是说,我们尚未成为发达国家,人均GDP在全球仍属于发展中国家水平,但老龄化程度已接近发达国家。
特别是由于人口基数大,14亿人口中,到2024年底,根据统计,60岁以上老年人超过3亿,全球第一;65岁以上老年人已超过2.2亿。
按照这一趋势,十五五期间中国人口结构将发生哪些变化?
其一,人口的逆转,经常会引发一个国家经济发展趋势的逆转。在过去多年呼吁人口政策调整的过程中,我们一直提醒要认识到日本当年陷入低增长陷阱的罪魁祸首不是房地产,不是广场协议,而是人口。
2010年中国GDP总规模超过日本之后,中国经济开始进入明显的减速周期,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劳动力人口的转折点提前到来,在缺乏创新等其他竞争要素的情况下,导致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全面丧失,如果不调整人口政策,延缓劳动力人口下滑的态势,中国经济的减速将超乎想象。
日本陷入“失去的三十年”的根本原因,其实是人口问题。日本在2000年劳动力人口开始下降,2005年人口开始下降,从而导致日本加速进入老龄化,经济停滞。但比日本更严峻的是,日本人口红利转折点出现后,日本已经成为一个完成城镇化的高收入国家,中国未来面临的人口困境比日本要严峻很多。
其二,人口逆转会对产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我记得美国经济学家哈瑞.丹特在其《人口峭壁》一书预测,中国人口会在2025年下降,人口下降将是中国债务、房地产泡沫加速破灭的根本原因(不幸言中)。可以说,中国一系列问题的关键在人口,在于改变人口全面下滑的趋势,认识不到这一点,将非常可怕。
以中国制造业为例,以人力成本低廉为主要竞争力的中国制造业为什么越来越困难,就是招不到物美价廉的人。再比如,人口一旦逆转,一个国家的城市边界就会到天花板。过去中国城市发展的模式就会改变。
人口学家蔡昉也多次发文指出:人口峰值、人口负增长和更深度老龄化的提前到来,不仅仅是从认知上造成了一次冲击,更重要的是可能导致政策应对上的延滞。
跨国数据和一些国家的个案都表明,在劳动年龄人口进入负增长之后,经济增长速度会在供给侧遭遇冲击;总人口达峰并转入负增长,还会在需求侧遭遇冲击;特别是在老龄化率越过14%这个拐点之后,消费需求通常趋于转弱。
当中国启动消费战略的情况下,老龄化带来的冲击势必对消费战略产生重大影响。
尽管从人口的规律看,一个国家人口一旦进入负增长,几乎不可逆转。
但我们还是继续呼吁,重视人口负增长对中国未来发展的底层逻辑的冲击和改变。
马克吐温说:“历史不会重演,但总会惊人相似”。日本经济在人口下降之后的表现已经说明,人口对一个国家发展的冲击有多大。
特别是,在人们的生孩子观点已经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如何扭转人口出生率的下滑,很多国家的案例表明,刺激人口出生的政策效果都极为有限,人口观念的变化也是长周期。
鼓励大家生孩子,更需要出台非常有诚意的政策。要让大家愿意生育,就必须降低大家的担忧和负担,比如生育成本、育儿成本、教育成本。
这些成本在一些大城市特别高,很多年轻人根本不敢生孩子、不敢要孩子。为什么?根本养不起。选择学校也很困难,需要怎样的社会地位,才能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这对每个人的压力都很大。
还有如何应对老龄化。
我认为,在人口出生率不会大幅度提高的情况下,应该更加重视老龄化。预计到2030年,65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超过2.6亿,至少2.6亿以上。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将超过20%。
按照标准,65岁以上人口超过20%,意味着中国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2.6亿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全球同龄人口比例将超过四分之一。
老年人口规模在中国社会前所未有,再加上中国人均GDP不高,整体社会保障水平也不高。比如一个人上班时月工资一万块钱,退休后可能连5000块钱都拿不到。这意味着他的生活水平大幅下降。如何确保到2030年这2.6亿、占全球四分之一的老年人能够过上体面的老年生活,这是一个全新课题。
国家层面应如何努力?个人应如何规划?这是全社会的事。
现在我们谈“银发经济”,其实如果政策得当,老年人可以成为银发经济的推动力。
为什么?
中国目前最有钱的群体其实是老年人,他们是改革开放红利最大的受益者,也就是现在逐渐步入65岁的这一群体。他们拥有的居民财富至少占70%以上,也就是说中国70%的财富集中在这些老年人手中。如果能够化解他们的担忧,让他们敢于消费,这些人将成为银发经济的重要力量。但如果他们不花钱,仍然担心各种问题,把钱存在银行不拿出来,这些老年人反而可能成为社会负担。
所以,十五五期间中国社会面临的关键问题,我认为,很多人谈到十五五时关注的是财富主线、产业布局、投资渠道、区域规划等商业机会,但真正影响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是否有一个高质量发展的人口政策。
人口是所有因素中的关键。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解决不好生孩子的问题和养老的问题,那么谈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就会比较勉强。比如我们讲创新,说十五五期间要如何如何创新,但大家要知道,一个老年人比例迅速提高的社会,其创新活力是非常有限的。随着老龄化程度加深,整个社会活力不可能比年轻人比例高的社会更强,这是一个基本常识。
因此我们认为,人口是关键。十五五期间,中国要实现各方面发展目标,核心在于人口政策的转变。
第一,必须下决心消除大家生孩子的顾虑,提升中国的生育率;
第二,必须解决好老年人的问题,让老年人敢于消费,让老年人真正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而不是经济发展的包袱。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谈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