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市长代表齐聚南京共话城市发展
创始人
2025-11-24 06:16:09

(来源:南京晨报)

转自:南京晨报

世界市长及代表在小西湖参观秦淮灯彩。

世界市长及代表在南京城墙博物馆观看展览。 组委会供图

11月19日至21日,以“扬子潮涌 文明共启”为主题的“2025世界市长对话·南京”活动在宁举行,来自文莱、埃及、德国、意大利等国家的友好城市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城市市长及代表参会,分享各国城市治理先进经验,共同探讨城市发展未来趋势和应对挑战,为推动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开拓思路、贡献智慧。

实地参访,触摸古都文化脉搏

活动期间,与会代表深入南京城市肌理,多维度感受这座滨江名城的治理实效。在雨花台中学的绿茵场上,青少年足球训练的蓬勃朝气展现着城市的青春脉动;在中华门瓮城与南京城墙博物馆中,嘉宾们近距离触摸古城墙的砖石肌理,探寻其历史沿革与当代保护历程;在小西湖、老门东与世界文学客厅的青砖黛瓦间,历史街区的韵味与“世界文学之都”的独特气质交相辉映。

“诺维萨德也有同样的老城区,我们在翻新文化遗产建筑时,也坚持让居民继续居住其中。”塞尔维亚诺维萨德市市长扎尔科·米钦漫步其间,看着江南民居与现代商铺的和谐共生,直言从南京经验中收获颇丰。而在长江之畔,水清岸绿的生态画卷更让嘉宾们驻足:登上海巡船、探访监测站,观测江豚嬉戏的灵动身影;在世界文学客厅共读诗歌,文化魅力与生态之美在此交织碰撞。

文化沙龙,解码活态遗产传承

在小西湖举办的古都风貌保护与复兴文化沙龙活动中,嘉宾们围绕“历史遗产的活态保护与全球文化多样性”“社区赋权与多元共治:从‘政府主导’到‘社会协同’”“智慧化与数字化:技术赋能下的‘以人为本’更新”三大议题展开讨论,共同探寻文化遗产在现代城市中的“活态密码”。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文物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亚洲遗产管理学会副秘书长汪艳介绍,南京通过“小尺度、渐进式”的保护与再生路径,使小西湖片区的老街坊愿意回迁居住,居民生活品质显著提升。

马来西亚马六甲历史城区工作委员会主席颜天禄介绍了多元文化融合的实践。“我们在街道设置多语标识,并鼓励社区参与各民族的节庆活动,让不同文化背景的居民都能在遗产保护中找到归属感。”

多元实践,共话生态发展之道

在六朝博物馆举行的世界市长对话以“文化、绿色、智慧”为核心关键词,来自全球滨水城市的市长及代表、专家学者、企业领袖与青年代表齐聚一堂,通过主题分享、互动交流与共识发布,共同探寻滨水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全球路径。

在互动交流环节,多位青年、专家代表从多元视角出发,针对水资源可持续管理、文化遗产活化、产业生态转型等核心议题提出见解与疑问,与各城市代表进行了富有建设性的讨论。在回应罗马与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的合作时,罗马代表弗朗西斯卡·德尔·贝洛高度赞赏红山森林动物园尊重动物自然栖息地的先进理念,表示将推进场地共建与人员互访,借鉴南京在城市河流治理与生态融合方面的成功经验,让历史与现代在河流沿岸和谐共鸣。

凝聚共识,共启滨水城市新程

当万千河流奔涌入海,激荡出时代的共同浪潮;当众多城市心向同一片未来,便凝聚起文明前行的磅礴伟力。11月21日,《大河城市发展南京共识》正式发布,标志着全球滨水城市合作迈入新阶段。从南京出发,这份融合古老智慧与当代创新理念的城市发展方案,正为世界城市治理贡献出重要的参考价值。

为期三日的南京城市展示与交流活动圆满落幕。以足球点燃城市动感,以城墙镌刻历史记忆,以生态铺展绿色愿景,活动为各国代表搭建起跨文化互动交流的桥梁,让世界直观感受南京“古今交融、动静相宜”的独特魅力。这场跨越山海的对话与携手,不仅让南京与国际友好城市的情谊在深度互动中愈发深厚,更让各国嘉宾分享的先进城市治理经验,成为南京发展的有价值借鉴。

展望未来,此次活动凝聚的共识、缔结的合作纽带,将持续为城市间的相互启迪、协同共进注入强劲动力。一幅全球滨水城市携手同行、共绘发展新篇的美好画卷,正徐徐铺展。

南京晨报/爱南京见习记者 王洁馨

南京国际传播中心 正式揭牌成立

11月22日上午,南京国际传播中心揭牌仪式在扬子江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标志着南京将在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塑造城市国际形象方面迈入资源整合、协同发力的全新阶段。

南京作为拥有3100年建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对外文化交流源远流长。近年来,南京持续深耕国际传播领域,打造了“南京周”、“南京名城会”、“一带一路”青年创意与遗产论坛等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活动。其中,“发现南京”境外社交媒体平台粉丝量已突破261万,国际传播影响力持续提升。

据介绍,南京国际传播中心创新构建“1+3+N”核心架构,以一个总中心统筹协调,整合南京报业、南京广电、南京文旅三大平台资源,设立三个分中心、N个协同网络,形成功能集合、信息集成、资源集聚的传播矩阵。该中心将承担国际传播规划制定、国际人文交流拓展、国际合作传播推进、海外网络矩阵建设、传播能力评估等核心任务。未来,该中心还将围绕城市国际形象塑造、区域国别传播、话语体系构建等关键课题,深度挖掘南京历史文化、科技创新、生态保护、青年创业等特色资源,通过精品内容创作、多渠道传播、国际活动策划等方式,让世界更好地了解南京。南京国际传播中心将充分发挥南京“世界文学之都”、“和平城市”等品牌效应,积极对接国际优质资源,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贡献南京力量。

南京晨报/爱南京见习记者 王洁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盗版剧APP存风险隐患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本报讯(记者任震宇)近日,一批盗版剧APP被曝光,这些APP不仅盗用大量剧集资...
检查汽车用儿童安全座椅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11月21日,北京市海淀区市场监管局开展汽车用儿童安全座椅专项检查。执法人...
滇中引水攻坚克难实现新突破   在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石鼓镇金沙江边,云南滇中引水石鼓水源工程激战正酣。建设者已开挖出一座长222...
南京是昂扬奋进的一条线 (来源:新华日报) □ 颜 芳 从2021年1月1日到2025年11月24日,总共17...
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转自:贵州日报 由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共同撰写的智库报告《携手迈向生态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