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法治日报)
转自:法治日报
□ 本报记者 王艺茗 当地时间11月17日,英国政府公布了对庇护制度的全面改革方案,将在庇护申请、难民认定、家庭遣返、经济支持等多个方面实施更严格管控。改革由英国内政大臣沙巴娜·马哈茂德提出,方案被外界视为英国收紧移民与庇护政策的重要一步。 英国政府称,此轮改革旨在“减少英国对非法移民的吸引力”,并“确保无权在英停留者能够迅速被遣返”。相关措施仍将进一步征求意见并陆续实施。有分析认为,工党政府向丹麦汲取经验,既为威慑非法移民,也有抗衡右翼政党“英国改革党”的考量。
难民申永居需等20年
据报道,马哈茂德17日宣布收紧庇护政策。在难民身份管理方面,此次改革将难民身份由永久性改为临时性,仅当难民确定无法返国时才可续签,而永久居留权的获取年限则从5年大幅延长至20年。 英国政府还计划取消有劳动能力却拒绝工作的难民的福利,并要求有收入或资产的受援助者承担部分住宿费用。 遣返机制的强化成为改革另一重点。英国将重启暂停的遣返行动,不仅开始遣返庇护申请失败的阿尔巴尼亚家庭等群体,还恢复向叙利亚自愿遣返被拒庇护申请者,并计划跟进强制遣返措施。 针对接收国配合不足的问题,英国已向安哥拉、纳米比亚和刚果民主共和国发出警告,称若拒绝接收遣返的非法移民和罪犯,将对这些国家实施签证禁令。 今年以来,已有超过3.9万人冒险横跨英吉利海峡抵达英国,其中多为各国逃离冲突的平民。民调显示,移民议题已取代经济,成为英国选民最关切的议题。而截至2025年3月的年度统计中,英国共接收10.9万余名寻求庇护者,较上年增长17%,较2002年峰值高出6%。
借鉴丹麦等国家经验
英国内政部有关官员表示,本次改革借鉴丹麦和欧洲其他国家的做法,将难民身份设为临时性质,提供有条件的援助,并要求难民融入社会。据《每日电讯报》报道,这一改革是希望在难民庇护政策上向其他欧洲国家靠拢,让那些权衡该去哪里寻求庇护的人不再将英国视为“软柿子”,同时也是为抗衡英国改革党的崛起。 据报道,在丹麦,寻求庇护者通常可获得为期两年的临时居留许可,到期后必须重新申请,一旦原籍国被判定是安全的,就会被遣返回国,2016年该国一项立法甚至允许有关部门没收寻求庇护者的贵重物品,以抵消相关费用。2017年一项研究发现,丹麦的“负面国家形象塑造”已被证明能有效减少庇护申请数量。英国内政部表示,丹麦的严格政策已将庇护申请数量降至40年来的最低水平,而且95%的被拒申请者遭遣返。今年早些时候,英国内政部高级官员还曾专程访问丹麦首都哥本哈根进行考察和学习。 英国广播公司称,对英国工党而言,丹麦提供的不仅是实战经验,还有政治启示。2015年,丹麦中间偏左政府陷入困境,右翼民粹政党民调飙升,移民问题日益引发选民担忧。如今英国的形势与那时的丹麦非常相似,由于承诺一旦上台执政,将禁止乘小船抵达英国的人申请庇护,英国改革党在民调中保持对工党的领先。而丹麦以社会民主党为首的中左翼联盟此前胜选的经历引起唐宁街的关注。丹麦社会民主党环境事务发言人表示,采取更严格的移民立场,让政府有空间推动其他进步政策。据悉,英国部分高级官员认为这颇具说服力。英国《卫报》提到,丹麦的移民政策改革被认为帮助抵御了来自民粹主义右翼的选举挑战。
引起多方批评和反对
英国媒体称,工党政府公布的改革方案是英国现代史上最彻底的庇护政策改革。但这一改革举措还未执行就已引起慈善组织的批评和质疑。据英国《镜报》16日报道,英国“难民理事会”首席执行官所罗门表示,这些“严苛且不必要的计划”并不会起到阻止作用。在他看来,现行庇护制度已经非常复杂难懂,使其更具惩罚性并不会起到威慑作用。 超过100家英国慈善机构此前也已致信马哈茂德,敦促她“停止将移民当作替罪羊”,停止只会造成伤害的“作秀政策”,称此类针对难民的举措正在助长种族主义和暴力,对于解决社会结构性问题或改善人们的生活毫无帮助。 《独立报》提到,马哈茂德的这一改革还可能遭到工党后座议员的反对。而保守党方面表示,一些新措施“值得欢迎”,但“远未达到真正需要的程度,有些只是噱头——就像之前‘打击黑帮’的噱头一样”。 马哈茂德为这一政策辩护称:“我完全不认同声称处理这个问题就是在迎合极右翼的论调。”她称,当前英国庇护系统“失控且不公平”,亟须进行全面改革。马哈茂德指出,过去四年共有40万人向英国申请庇护,其中超过10万人居住在庇护住宿设施中。而抵英八年后,仍有超过一半难民依赖福利,给英国公众造成巨大负担。 她同时强调,非法进入英国的人群中,既有真实难民,也存在经济移民,他们“试图利用并滥用庇护制度”。她指出,庇护申请数量的增加已经破坏社区稳定,使国家更加分裂,并警告:“如果不及时应对,更多人将走上一条从愤怒到仇恨的道路。”
上一篇:厦门海沧:“引客下乡”带火乡村游
下一篇:山西推动新能源电量全部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