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路子 “牛”产业 “牛”经济
创始人
2025-11-24 03:52:00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久治县新画卷。本报记者 祁万强 摄

牦牛交易现场。

青海天空牧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仓库中,工作人员正在装运有机肥。

本报记者 祁万强 李永波 桑结加

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这里不仅是长江、黄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也是青、甘、川三省的交界地,是青海名副其实的“东南门户”。气象统计数据显示,作为全省年降水量最大的高寒纯牧业区,久治县因受到气温、降水的垂直变化及纬度的双重影响,灌丛类草场、高寒草甸类草原分布其间,在山岭纵横重叠之处孕育出了一片片优质的天然牧场。

年保玉则山下好牧场,好山好水育出好牛羊。肉质鲜美、纯天然无污染的久治牦牛,早已取得国家地理标志、国家绿色有机认证、全省首个“特优”气候品质认证等多项荣誉。“久治牦牛”的金字招牌愈发响亮,成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青海通过构建全产业链、培育龙头企业、推动品牌化运营等举措,为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注入强劲动能,成为当地群众生产生活与经济收入的“压舱石”。

错时种草,

圈窝子里的“营养大餐”

莽莽昆仑山,仿佛有意将青藏高原分割成东西两段。东昆仑山南面是巴颜喀拉山支脉,年保玉则是这里的最高峰。如果你是一只展翅飞翔的雄鹰,飞越年保玉则鸟瞰这片壮美的土地时就会发现,久治县的行政区划板块神似一头雄壮的野牦牛。智青松多镇是它的大眼睛,加绒拉热尔是厚嘴唇,蜿蜒流淌的夏容曲是有力的犄角,高耸的尼龙山是硕大的蹄子,地势平坦的哇尔依就是粗壮的尾巴。

玛可河流域的白玉乡身处这幅野牦牛图的下半身,被一场刚刚降临的冬雪覆盖。然而,白玉村生态畜牧业养殖合作社的格日加,并没有因为雪情的提前到来而像前些年一样手足无措。

因为,春天冰雪消融大家赶着牦牛去夏窝子放牧后,就提前在一个又一个冬窝子的草场上播种了由政府免费发放的优质牧草种子。这片土地经过一个夏天的“歇息”,在大块牛粪的滋养下长出的牧草早就快半人高了。

过去,牧民靠天养畜,冬春季节饲草匮乏是牦牛养殖最大的“痛点”。如今,“圈窝子”饲草种植正如火如荼。

“你可别小看这一片片‘圈窝子’,它可是我们牦牛的‘冬天粮仓’和‘营养大餐’。”格日加指着一捆捆金黄色的草捆,脸上洋溢着笑容。

“圈窝子”饲草种植成了一项推动生态畜牧业发展与草原生态保护的良好举措,有效减少了对草原放牧的压力,大大提升了牲畜出栏率。这片小小的“草业革命”,不仅解决了饲草瓶颈,更从源头上为牦牛产业的提质增效打下了坚实基础,成为全产业链上坚实的第一环。

毋庸置疑,圈窝子里长出的“营养大餐”这一模式,就是久治县破解生态保护与牧民增收矛盾的有效路径。

“我们不仅鼓励牧民发展‘圈窝子’种草,还建成了规模化饲草种植基地,为冬春季节的防灾抗灾保畜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久治县农牧水利和科技局局长莫华青说出这番话时底气十足。

久治县不仅生态资源得天独厚,更在绿色发展道路上迈出了铿锵步伐。政府集中规模化饲草种植、群众主动参与、家家种草,成为草原生态修复的关键举措。通过草业先行策略稳步推动畜牧业发展,对确保牲畜出栏、增加牧民收入的作用不言而喻。

“今年,我们乡出栏牦牛18600头。按照每头牛平均5000元的价格计算,销售额达9000多万元。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牦牛产业经济就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金钥匙’。”索乎日麻乡党委书记李敏一语中的。

正如李敏所言,久治县通过整合资金实施万头牦牛、万只藏羊养殖基地等输出地示范县建设项目后,走出了一条切合发展实际、具有高原特色的人草畜协调平衡、生态生产生活共赢的绿色发展路子。彻底改变了牲畜“夏壮、秋肥、冬瘦、春死”的恶性循环,成为当地群众生产生活与经济收入的“压舱石”。

牦牛赶集,

交易市场的“财富密码”

养好了牛,如何卖个好价钱?过去信息不畅、渠道单一,好牦牛未必能卖出好价格。今年10月,久治县青甘川三省交界活畜贸易陆港基地建设项目(以下简称畜产品交易市场)正式投入使用后,现代化交易市场的兴起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

11月16日,来自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壤塘县的久美多杰,拉着十几头牦牛来到畜产品交易市场。这个时间,已经过了牦牛交易的高峰期,不用排队也不用等待,他很快完成了过磅称重的环节,拿到了8万多元现金,心里甭提多高兴。

这里就像牦牛的“证券交易所”,通过集中交易、公开竞价,价格对经纪人和牧民都透明了。大家按照牦牛的膘情、年龄等级公开市场定价,让养殖户的利益得到最大保障。

出生于江西的刘思俊,是畜产品交易市场的负责人之一。已经在果洛工作生活了39年的他,时常操着一口流利的藏语与牧民交流。

“市场短短运行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交易量就达到了54000多头,交易额近3亿元。今年,我们屠宰后的牦牛肉主要销往西藏、四川、浙江等地。其中,西藏的订单是1000多万元,浙江的订单是200多万元,青海本地各个寄宿制学校的订单超过了400万元。目前,还有5000多万元的库存,预计在春节前就能销售一空。”从刘思俊说的这个账本不难看出,“久治牦牛”品牌建设成效显著,影响力大幅提升,自然销路也就不是什么大问题。

对于地处交通要道的久治县来说,这一畜产品交易市场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具有重大作用,不仅能有力带动牦牛产业提质增效,还能推动形成以牦牛产业为核心的产业集群,可有效破解交易地点分散、流通渠道不畅、规范标准缺失等问题。

“畜产品交易市场的运行,对久治县来说实现了产业模式从‘单一养殖’向‘全产业链’发展的转型。而且,牦牛的交易形态也从原先单一的‘零散交易’到‘平台聚合’的转变。”久治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娄桑杰说。

的确如此,这个总投资8800万元、总占地面积约42824平方米的畜产品交易市场,并不是单纯以收购牦牛为目的,而是涵盖了从收购、屠宰到加工、冷链,再到物流、出售,以及牦牛下游产业牛油底料、牛杂食品、牦牛火锅等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其“输出”质量不断提高,终究会赢得市场一席之地。

这个充满活力的平台,如同一颗强大的心脏,将“青字号”招牌擦得锃亮,久治的优质牦牛肉和全国市场紧密连接起来,让财富的活水精准滴灌到牧民手中,“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也就日渐清晰。

点粪成金,

循环链上的“绿色闭环”

牦牛产业链的尽头是什么?在久治,答案是新的起点。庞大的牦牛养殖产生的粪污,在这里不是负担,而是“放错地方的资源”。

“以前,牛粪除了用来烧火以外,就没啥大用处,从没想过也能卖钱。现在,我们把多余的牛粪送到收购点,每1立方米能卖个80元左右的价格。”智青松多镇养殖户热旦尖措,刚刚送完一车牛粪后,坐在农用车驾驶室里发出感慨。

热旦尖措口中的收购点,就是我省青南地区最大的有机肥生产基地——青海天空牧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运送到这里的牛粪疙瘩,最终变成了“金疙瘩”。

生产车间负责人兰周,从2017年建厂时就在生产一线。在他的记忆里,每年公司都要和各村养殖规模较大的合作社签订牛粪订购合同,将收集来的废弃的牛粪经过精细化筛选后,开始长达30多天的自然发酵,再经过一系列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一袋袋高品质的有机肥便呱呱坠地。

“除了常规的牧草有机肥以外,我们还研发生产了花卉专用肥、果树专用肥等,以便适应市场更多类型的需求。用牛粪生产的各类有机肥,能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腐熟牛粪中的有益微生物能抑制病虫害,从而提高农作物的抵抗力。”说到有机肥的好处,兰周如数家珍。

配方科学、养分齐全,有机含量极高的纯天然肥料,可以改良土壤结构、改善土壤板结。最终,它带着这些闪光点又回到了饲草种植基地,为优质的牧草提供充足的营养,形成“草畜粪肥肉乳”全产业链循环发展模式。

这个“绿色闭环”,不仅解决了养殖污染问题,保护了三江源的生态环境,更降低了种植成本,提升了牧草品质,让整个产业链在绿色、可持续的轨道上行稳致远。

走进久治县“农体文旅商”融合发展基地的大小展厅,用牛粪制作的各类文创产品琳琅满目。在这里,牛粪又被赋予了特定的文化含义和实际用途。

用牛粪与中藏药材混合制成的高原藏香,气味沉静舒缓。各类摆件、水杯、雕塑、装饰画等精美工艺品,体现了对牦牛文化资源的深度挖掘和创新利用,牛粪的“跨界”,在这里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你看,这个就是用牛粪为原料制作的牦牛粪纸。我们通过发酵和提取工艺分离出纤维,制成纸张后可替代传统木材造纸。最重要的是,降解后的牛粪纸会变成肥料,对草原的生态保护作用显而易见。”周桑吉的这番话彰显了他们团队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本土文化的深刻感悟。今年,他所在的公司生产的藏服、唐卡、藏香、手工艺品、牛毛和用牛皮制作的氆氇包等各类文创产品的交易额近400万元。

“牛”路子、“牛”产业、“牛”经济。从一棵草到一块肉、从一杯奶到一袋肥、从一坨粪到一张纸,久治县用实践生动诠释了何为“全产业链”。这条链,链出了生态与经济的平衡,链出了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更链出了牧民口袋中的真金白银。一头牦牛,真正成为了撬动雪域高原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色杠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淡定的骂人对话语句 非常有才 ... 有一次课堂上一学生捣乱 老师:“我还从来没见过你这样的学生!” 学生:“你这样的老师我见得多了!” ...
美国有城管吗 城管常用的骂人的... 我在美国二十五年,因当年离开祖国早,还不知道国内城管到底定义是什么,从国内媒体上看,觉得中国的城管工...
骂黑粉的话大全 怎么骂黑粉 霸... 有内涵的骂人句子  1、对你这种猥琐且智力低下的东西,我彻底绝望了。  2、你看看你那屎样,回家呆着...
怎么骂黑粉,骂黑粉的话越毒越好...   骂人的话越毒越好  1、虽然你身上喷了古龙水,但我还是能隐约闻到一股人渣味儿。  2、那天你被警...
骂黑粉的话越毒越好 骂小日本鬼... 以下为网友骂小日本鬼子的经典台词,骂日本人的话:长官,你应该就是日本鬼子了吧。长官,你自己说,如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