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千龙网)
近日,国家自然博物馆上新“石韫山海——岩石矿物精品展”, 300多件珍贵岩石矿物标本,展现着自然造物的神奇与壮美,带领观众探寻岩石矿物的奥秘,感受地球亿万年的地质传奇。
本次展览分为“晶魄万象”“岩穹星语”“石火文明”以及“岩矿撷萃”四个单元。在众多色彩绚烂、造型奇特的矿物标本中,有两件(组)格外引人瞩目。
占据展厅C位的,是这件碧玺矿物标本。
国家自然博物馆展览策划部主任 苗雨雁:看它的形状是不是很像华表,它的造型给人一种非常端庄威严这样的感觉,而且又跟我们中华传统的华表,形似并且神似。这个标本它同时具有了地质造化的神功,又蕴含着科学的奥秘,又有人文意象,还呈现了精彩的艺术之美,这么多的特性集于一身,所以我们可以把它当成无字的大自然造化的丰碑。
碧玺,拥有令人惊叹的色彩多样性,从无色到黑色,几乎覆盖了整个彩虹色系,是一种深受国人喜爱的“彩色宝石”。
苗雨雁:碧玺五彩缤纷,每一块都不一样,因为它的成分很复杂,含有像铬、铁、锰等微量元素,这些微量元素就像大自然的魔法师,会让碧玺呈现出绚烂又别致的色彩。
神似“华表”造型的碧玺标本集纳了大自然的万千宠爱,不过,就碧玺这种矿物而言,它的产地遍布全球,相比之下,这一组与蝴蝶标本相映成趣、浑然一体的矿物晶体,更是大自然罕有的馈赠。
这组十二件矿物晶体标本,它们成对组合,像一对竖起来的兔子耳朵,更像一只只振翅欲飞的蝴蝶。它有个形象的名字,叫蝴蝶双晶。
苗雨雁:目前在世界上已经发现的蝴蝶双晶,也就是在巴西和中国有产出。巴西产出的双晶,一个是颜色是白色,而且比较小,大概不会超过5公分。但是在我们国家湖南产出的双晶,虽然我们看到一簇一簇的不太大,但是晶体比较大,有的能达到10公分,这个是比较罕见的。另一个我们看它的颜色,也是有柔和的粉红色,粉红的像幻影一样。
蝴蝶双晶并不是独立的矿物种类,其成因某种程度上算是生长时碰到了“小意外”。矿物结晶,原本是朝着固有的方向生长,但遇上周围温度、压力突然变化,或者是溶液里的某些组分分布不够均匀,会导致其中一部分晶体生长方向“拐了个弯”,和另一部分晶体形成特定角度,两者对称交叉,慢慢长成了像蝴蝶张开翅膀一样的双晶形态。
设置互动体验区 感悟地球科学魅力
本次展览还专门设计了互动体验区和多媒体演示,不仅让参观者领略自然之美,更能感悟地球科学的深邃与魅力。
在角石化石互动区,观展的小朋友正追逐着生长在大约4.2亿年前的角石。角石,是一种已经灭绝的海生肉食性动物。当观众踏入这个互动区,地面上光影模拟的原本游弋穿梭的角石就会被脚步惊动,一旦踩到它们的身影,它们会敏捷地转向深水区,消失不见。在这里,观众用自己的脚步,“参与”到古生物的生命历程,感受时光的流动与生命的演化。
区别于传统的矿物岩石展,本次展览还构建了一个“地球演化剧场”。从矿物的成因出发,展示在内生、外生、变质等不同地质作用下塑造的矿物标本的独特“身份密码”,同时展示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三大岩类的形成与相互转化。
观展通道中,这几面类似屏风的墙面格外醒目,它们是来自巴西等不同国家的岩石切片,光线穿过这些古老而坚硬的岩石,细腻的纹理、缤纷的色彩得以极致呈现。这片石榴石十字石片岩,远看似一片深邃的星空,近看则像冬日夜色中的点点繁花。
逆光之下,冷峻的岩石“半透不薄,温润如玉”,不仅呈现出自身的物理特性,更让观展的人们惊叹于大自然的非凡创造力。
上一篇:诉讼期恶意减资躲债,法院:照赔
下一篇:低碳转型催生绿色新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