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湖晚报)
转自:南湖晚报
找到自己的“会唱歌的苹果”
N吴镇教育集团吴镇小学502班 张稼宏
指导老师 彭跃良
我最近读了一个特别神奇的故事,叫作《聪明的牧羊人》。才读了几页,我就被深深吸引住啦!
故事里有一个调皮的小牧羊人,他放羊的时候看到一个顶着一篮子鸡蛋的叔叔,觉得好玩,就朝篮子里扔了一块小石头。结果……哎呀!鸡蛋全都“啪嗒啪嗒”碎掉了!卖鸡蛋的叔叔生气极了,对他喊:“希望你永远都长不大,除非你能找到藏在会唱歌的苹果里的巴尔加利娜!”
可怕的事情发生了——牧羊人真的开始变小了!他只好离开家,踏上一段大冒险。他走过两座摇摇晃晃的桥,来到一条哗啦啦唱歌的小溪边,问了三个人,虽然没打听到巴尔加利娜的消息,却意外得到了三样宝贝:一块神奇的小石头、一把闪亮的象牙梳子,还有一袋软绵绵的雾。最后,他靠自己的勇敢和智慧,不但恢复了身高,还和巴尔加利娜成为了好朋友!
读完之后,我的心里好像装进了一颗发亮的小星星,又温暖又明亮。小牧羊人好厉害呀,遇到困难从不哭鼻子,总是动脑筋想办法。想到我自己,有时候却不像他那么坚持。
记得有一次,数学老师布置了几道奥数题。前面的题目我都做出来啦,心里正得意着呢!没想到最后一题像一座小山似的挡在我面前。我算呀算、画呀画,还是想不出来。“我不做啦!”我气呼呼地把笔一扔。妈妈走过来问我怎么了,我嘟着嘴巴说:“这道题太难了,我不会!”妈妈温柔地说:“我们再试试看好不好?说不定换个方法就想通啦!”
虽然一开始我不太情愿,但想起那个不怕困难的小牧羊人,我也鼓起勇气,和妈妈一起研究起来。终于,在我们一起努力下,那道题被我们“打败”了!原来坚持下去,真的会有惊喜呀!
谢谢你,《聪明的牧羊人》,你让我明白了:遇到困难不要怕,只要我们愿意动脑筋、不放弃,就像小牧羊人一样,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会唱歌的苹果”!
以爱之名,建“天宫”
N吴镇教育集团吴镇小学606班 王子睿
指导老师 房洁
“白云生处有人家”!
当我合上《云顶》这本书时,我真的很想问问大家,你们知道,“云顶”上有什么吗?
听说,云顶之上有天宫!
然而,读了这本书,才知,非也!
这是一本关于留守儿童的故事。
在云顶,有所小学有故事,有群孩子有故事,有片土地有故事。从大山中走出的夫妻,淘到金后又返回了大山,他们创办了学校,造福了留守儿童,用最无私地大爱,呵护着曾经或自卑,或懦弱,或无助的孩子们,让他们在爱的名义下变得自信,坚强,独立。
书,已经看完,可是我的心潮一直澎湃着,我无法平静。在云顶这个地方,留守的孩子,生活之于他们的,更多的肯定是不幸,先不论是否缺衣少食,单是缺少父母呵护的童年,他人看之总归艰辛。杨果和春晓不但给予了他们父母般的温暖,更是帮他们建立了信心,鼓励他们走出大山,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这群留守儿童,无疑又是幸运的,因为好心人的无私奉献,他们不但有了暖阳的照耀,更能够向着自己的目标拼搏向前。《云顶》带给我最大的思考,便是,当我们有绵薄之力时,要学会奉献,甘于奉献,乐意奉献。杨果和春晓夫妻,为云顶的娃娃们打造了一片充满光明的“天宫”,让孩子们满怀希望地努力着,成长着。
再看身边,我们的周围,难道缺少修建“天宫”的人吗?不图回报的志愿者们,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们;救死扶伤的大夫们救治病患不眠不休,废寝忘食;人民的子弟兵驻守在祖国的天南海北,经年累月不回家;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培育祖国的花朵,三尺讲台染白鬓发;勤学苦读的大学生,毫不犹豫地回去建设家乡,就连我们少先队员,也知道让座,扶弱,帮困……其实,细细想来,人间何处不“天宫”。
爱的名义下,这份温暖需要我们去传递,我也相信,越来越多的人,会加入到这传递的队伍中,整片华夏大地就是一座“云顶天宫”。
笔尖上的故乡
N吴镇教育集团吴镇小学303班 王彦霖
指导老师 朱春雷
翻开《漫画嘉兴非遗》的那一刻,我仿佛推开了一扇通往神奇世界的大门。这本看似简单的漫画书,却让我第一次真正“看见”了家乡嘉兴那些藏在街头巷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原来,文化不是博物馆里冷冰冰的展品,而是活在我们生活中的温暖记忆。
书中那些色彩斑斓的漫画人物仿佛有了生命,他们带着我穿越时空:我看见桐乡蓝印花布上跳跃的蓝色精灵,聆听海宁皮影戏中传唱的古老故事,闻到了新塍月饼刚出炉的香甜气息。最让我震撼的是,这些非遗技艺背后都藏着匠人们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就像书里那位制作硖石灯彩的老艺人说的:“每一盏灯都是对光明的承诺。”我突然明白了,非遗不是“老古董”,而是无数普通人用一生守护的文化火种。
读完这本书后,我的眼睛仿佛安装了“非遗探测器”。走在嘉兴的街头,我开始注意到南湖边的船娘唱着悠扬的船工号子,菜市场里藏着巧手的竹编艺人,甚至奶奶包的粽子都藏着非遗的智慧。原来文化传承不需要刻意为之,它就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等着我们去发现、去珍惜。
合上书本,一个强烈的愿望在我心中萌生:我要成为非遗的小小传承人!也许现在我还不能像书中的匠人那样精通技艺,但我可以用画笔记录这些文化瑰宝,用作文讲述它们的故事。正如《漫画嘉兴非遗》用现代漫画唤醒古老文化一样,我们孩子也可以用属于我们的方式,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光彩。这本书不仅让我认识了家乡的文化基因,更让我懂得了:守护非遗不是守旧,而是让过去的光芒照亮未来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