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无锡日报
原标题:政产协同双向奔赴,在转型中发展新质生产力
堰桥老旧工业园区重塑空间谋蝶变
在惠山区堰桥街道租用厂房创业发展10多年,电动滚筒制造商江苏胜牌科技有限公司已成为一家年产值突破2亿元、具有自主技术体系的科技型企业。持续的发展对生产空间焕新提出诉求,企业在堰桥工业园刘仓片区获得9亩用地。土地不多,企业创始人王朴在规划建设时采取地上五层半、地下挖一层的新办法,增加土地使用率。目前新楼已封顶,计划明年3月投产。堰桥工业园集聚着一批更新迭代数十年的苏南乡镇企业,面临着新质生产力与老旧环境的不对称矛盾,园区呼唤改造,企业呼唤转型,政产协同的双向奔赴,正在重塑空间中唤醒产业发展天地。
老旧工业园区渴求“重生”。从40多年前首创“一包三改”起步,堰桥乡镇企业迅速发展,也由此产生了一批乡村工业园。“村村点火”的景象记录了苏南乡镇企业发展的盛况,工业园区也成为一代代企业家创业发展的基地。“街道1300多家园区企业中,近80%为租房户。”堰桥街道相关负责人说,其中有些发展稳定向好的企业产生了搬离旧园区的想法。而街道在调查走访中了解到这个动向的同时,也产生了对老旧工业园区焕新改造的思路。
由街道老旧厂房改造而来的智能电气产业园成立于2021年8月,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江苏楷益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把投资3.5亿元的产能扩建项目落地于此。“完全是‘冲刺’的感觉。项目从用地摘牌到取得五证,堰桥街道充分利用前端服务引导,帮助我们在5天内实现‘拿地即开工’。”董事长江水泉说,政企连心的“双向奔赴”让企业对发展充满信心。在楷益进场前后,另有6家企业在园区成功拿地。“已开发和已出让待开工面积达到近300亩,目前街道正抓紧建设园区服务载体和人才公寓。”街道相关负责人说,由于园区土地开始供不应求,街道筹划园区向东扩展。
功能区改革推进重塑。惠山率先启动的惠山经开区功能区改革,把堰桥街道纳入功能区“一区二街”范畴,给老旧园区焕新发展带来机遇。3家惠山经开区企业有扩产的需求,信息被无缝推送至堰桥,很快在智能电气产业园获得产业用地。而新型研发机构江苏集萃复合材料装备研究所有限公司,将为园区企业提供研发、孵化、小试等平台服务。“功能区范围内资源重整,将进一步推动园区产业焕新、业态重塑。”惠山经开区功能区北部园区相关负责人说。
传统乡镇企业“小打小闹”的形象,在重塑中转型。王朴说,胜牌科技在创立时采用向工业园区租借厂房的方式,厂房面积只有40平方米左右,如今胜牌科技公司面积已达1.3万平方米,是当初的300倍之多。“在新园区建设同步招商时,突出智能化、数字化龙头企业的导入,打造产业链。”园区负责人说,在堰桥深耕涡轮增压器多年的龙头企业毅合捷公司正好提出扩产需求,街道相关部门及时对接跟踪,目前企业已进入进场前准备。“改变传统工业园区各自‘闭门造车’的情况,引进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产业链,打造智能产业集群。”街道相关负责人说。(裘培兴)
上一篇:京津冀加速迈向世界级城市群
下一篇:中国代表致函联合国秘书长阐明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