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21个市(州)党委宣传部相继加挂国防教育科(处)牌子,广安、泸州等10个市成立市级全民国防教育宣教中心,新增相关岗位设置 ●聚焦领导干部、青少年、民兵等重点对象,坚持分类施策、靶向发力,推动国防教育深入人心、融入日常 ●立足红色沃土,创新品牌活动、盘活阵地资源、丰富文化产品,让国防教育从“单向灌输”变为“互动体验”,融入大众生活□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蒙 在绵阳,学生们走进两弹城、航天馆,在红色记忆与航天科技之间穿梭,国防教育活动点燃校园热情;在宜宾,党政领导带头参加“军事日”活动,通过“理论授课+军事体验”相结合的方式,让国防教育成为干部教育培训的必修内容;在广元,曾家山军事研学体验营让学生们体验战术训练、野外生存,在模拟战场环境中磨砺意志,提升国防素养……这些场景,正是四川国防教育走深走实的生动缩影。 作为我国发展的战略腹地,四川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论述,坚持以机制创新为牵引,以红色资源为依托,抓好青少年群体培养,推动全民国防教育不断往深里做、往实里落。健全体制机制 夯实全民国防教育“四梁八柱” 四川历来有军爱民、民拥军的优良传统和浓厚氛围。为大力发扬优良传统,持续提升全民国防意识,四川全民国防教育领域的系统性改革顺势启动。 改革如何推进?四川以刀刃向内的改革魄力,从顶层设计破题。2022年9月,省委全民国防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明确将全民国防教育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党委政府年度工作计划、目标绩效考核、意识形态巡视巡察、干部教育培训内容,将全民国防教育工作经费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予以保障,着力构建跨区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领域的全民国防教育工作新格局。 力量整合是机制落地的关键。同年,省级层面率先在省委宣传部宣传教育处加挂国防教育处的牌子,成立正处级事业单位省全民国防教育宣教中心。 在此基础上,市州层面迅速跟进。全省21个市(州)党委宣传部相继加挂国防教育科(处)牌子,广安、泸州等10个市成立市级全民国防教育宣教中心,新增相关岗位设置。截至目前,全省上下已按要求建立了全民国防教育专项工作机制,形成“省—市—县”三级纵向贯通、横向联动的工作体系。 与此同时,四川注重盘活社会资源,推动成立省全民国防教育协会,整合省直宣传文化单位、在川高校、军工企业、国防教育基地及知名专家学者等多方资源,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规范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形成同心协力、共筑国防的生动局面。 打通体制堵点、形成系统合力,四川全民国防教育机制创新的成效正加速显现。聚焦重点对象 筑牢全民国防教育“钢铁长城” 四川聚焦领导干部、青少年、民兵等重点对象,坚持分类施策、靶向发力,推动国防教育深入人心、融入日常。 作为国防教育的“关键少数”,领导干部的引领作用至关重要。四川首先从“头雁”抓起,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带头开展国防教育专题学习,示范带动全省广大党员干部形成学习国防知识、增强国防素养的浓厚氛围。四川采取专题培训、形势报告、知识讲座等形式,加强领导干部经常性国防教育。 青少年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教育系统组织遴选41位优秀军事理论课教师走进100所高校开展国防教育示范授课,覆盖师生3万余名,全力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推进大中小学校国防教育一体化建设,成功创建国家级国防教育示范学校282所、特色学校463所;累计投入10亿元,推动学生军训基地规范化示范性建设,探索出“省市协同共建、军地齐抓共管、分片布局共享”的“建、管、用”一体化四川模式。 今年6月启动的“大兵小将筑国防”四川省青少年国防教育活动,更是将青少年国防教育推向高潮。活动以“小手拉大手”模式,吸引全省610余组家庭报名,先后走进成都、德阳、绵阳、乐山、凉山五大特色赛区,开展“铸就赤胆忠魂·新兵入营”“探秘利刃铁甲·重器在握”等7场“军味+趣味”主题活动,同步制播7集专题电视节目,推出相关报道2000余篇(条),全网传播量超3亿次,实现了“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良好效应。 不仅如此,四川还将国防教育纳入民兵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组织整顿、军事训练等时机,开展专题活动;建好用好“青年民兵之家”,让民兵在学习人民战争思想、履行国防义务的过程中,成为国防教育的坚定参与者和积极传播者。创新实践载体 打造全民国防教育“鲜活样板” 国防教育要活起来,必须让载体新起来、实起来。 四川立足红色沃土,创新品牌活动、盘活阵地资源、丰富文化产品,让国防教育从“单向灌输”变为“互动体验”,融入大众生活。 首个品牌活动的“破圈”传播成为激活全民参与热情的重要抓手。2024年,首届四川省“爱我国防”宣讲大赛吸引各行各业2000余名(组)选手参赛,泸州军分区原司令员范良在赛场“寻亲”等感人故事,形成强大的情感共鸣与传播力,大赛全网传播量超1亿次,推动了基层开展宣讲3000余场,覆盖150余万人,极大地激发了全川人民深厚的爱国热情。 今年1月起,四川启动“长征路上看四川”大型宣传教育活动,组织记者、专家学者、青少年、文艺工作者、志愿者“五支队伍”,深入红军长征在四川重点途经市(州),开展了主题采访、文艺采风、思政课展演等系列活动,全网传播量超30亿次。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今年8月至11月举办“伟大胜利 川渝贡献”专题展,参观人次超32万。 坚持国防教育与文化建设深度融合,四川以创意激发爱国力量。今年,四川创新开展“爱我国防”文化创意大赛,吸引了中央美术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等全国1000余所学校的学生,以及1360家单位和2000余名个人参赛,共征集作品1.8万余件,大赛相关报道全网传播量超2亿次。9月19日,发布活动在中国抗战文化中心之一的宜宾李庄古镇举行,并同步启动运营全省首个国防教育主题邮局。 在今年“全民国防教育月”期间,全省联动开展的系列主题活动,更是让国防教育融入日常生活场景。全民国防教育主题专列正式上线、“爱我国防”主题电影公益展映、全民国防教育主题微电影播出……一系列活动让国防教育成为全民参与的“热话题”。 除了丰富的活动载体,四川还注重盘活红色阵地资源,通过“串珠成链”激活沉浸式教育场景。充分发挥13个国家级、118个省级国防教育基地示范带动作用,精心打造红色数字展览,推出“长征丰碑”“伟人故里”“三线荣光”等红色研学精品线路,年参观学习人次超2000万。 红色资源筑牢教育根基,文化产品则以浸润之力厚植爱国情怀。推出电视剧《我叫张思德》、音乐剧《我的两万个兄弟》、微电影《我们的时代》等主题文艺作品,网络电影《特级英雄黄继光》获全国“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评选78名“最美退役军人”“最美拥军人物”,让“学习英雄、尊崇英雄”蔚然成风。 站在新的起点,四川将以更丰富的教育内容、更创新的教育形式、更多元的教育渠道,不断提升吸引力和感召力,奋力推动全民国防教育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