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晒咱的镇馆之宝㉚】信宜铜盉:岭南地区的商周文化见证
创始人
2025-11-23 04:01:05

(来源:光明日报)

转自:光明日报

    西周兽面纹青铜盉 广东省博物馆供图

【晒晒咱的镇馆之宝㉚】

  走进广东省博物馆,馆内“广东历史文化陈列”展厅中的西周兽面纹青铜盉引人注目。

  青铜盉体量不大,古人用它来调和酒、水——把酒和水置于盉中调匀,而后斟于爵、杯中饮用。

  这只西周兽面纹青铜盉1974年于广东省信宜市松香厂工地出土,因其出土于信宜市,也被称为“信宜铜盉”。它是广东出土的首件西周时期青铜盉。广东的土壤多为酸性红壤,对金属器物其实有一定的腐蚀性,这件器物能历经数千年完整保存,实属不易。

  这件器物的造型和纹样也十分别致,广东省博物馆藏品管理部副研究馆员冯远介绍,其周身饰有龙纹、斜角雷纹、雷纹、饕餮纹等。青铜盉的流,即“壶嘴”,被巧妙地塑造为龙首形状,双耳向后挺立,动感十足,仿佛游龙穿行云间。可以想象,当年倾倒美酒时,琼浆从龙口流出,别有一番意趣。盉由盖与身两部分组成,以链相连。盖上也饰有一条立体小龙。壶身上像把手一样的部件,叫鋬,鋬耳由两个镂空的夔龙相合而成,两龙之间以小圆柱相连,上部的小圆柱刚好被盉身铸的一条小龙咬住,这一设计巧妙利用了重力原理,展现了古人卓越的工艺智慧。

  西周兽面纹青铜盉从何而来?至今仍是一个谜。专家根据纹饰推测,它可能是中原商周文化在岭南地区传播的重要见证。原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徐恒彬认为,广东青铜器是商周青铜文化向南发展的分支,在铸造技术上与中原地区一脉相承。他研究发现,青铜盉的形制和花纹都保存了商代晚期的风格,器形、纹饰与已著录的龙纹盉几乎完全一样。它是中原文化与岭南本地文化交流互动的见证,它的器形继承商晚期风格(如三袋足、长流),但纹饰繁缛华丽,凸显岭南青铜器的独特审美。

  西周兽面纹青铜盉是中原商周礼乐文明远播岭南的珍贵见证。它为何出现在“百越杂处”的广东西部?是周人赠予南越贵族的礼物?抑或周人南迁所携?西周兽面纹青铜盉静静躺在展柜中,等待后人破解……

(本报记者 雷爱侠 吴春燕)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从现实主义到民族气派——杨之光... 【艺火传薪·纪念杨之光诞辰95周年】  作者:梁晓焮(岭南画派纪念馆收藏部馆员)  20世纪以来,在...
内蒙古草原优品走进雄安 (来源:内蒙古日报)转自:内蒙古日报本报雄安11月22日电  (记者  韩雪茹  田婷)11月20日...
我区实现春秋季人为森林草原火灾... (来源:内蒙古日报)转自:内蒙古日报本报11月22日讯  (记者  张慧玲)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
大学教职工考勤管理和休假暂行规... 大学教职工考勤管理和休假暂行规定  为提高工作效率,保障教职工劳动合法权益,适应教学、科研和管理工...
最新或2023(历届)公务员廉... 公务员廉政伦理规范一,行政院(以下简称本院)为使所属公务员执行职务,廉洁自持,公正无私及依法行政,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