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工人日报)
11月15日,第3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在厦门揭晓。《哪吒之魔童闹海》(即《哪吒2》)获得最佳美术片奖。
评委会评语为:“该片运用数字动画技术再塑中国古典神话,将东方美学与现代视听语言巧妙结合,实现了经典题材与当代叙事的内在连接。”五年磨一剑的匠心打造,赢得了该得的赞誉。
有意思的是,主创未到场领奖。缘由是导演饺子正带领团队全身心投入《哪吒3》的创作,抽不开身。
一时间,热搜冒出来了,甚至有质疑者认为《哪吒2》的“缺席领奖”是对荣誉的漠视。当然,力挺之声同样响亮:当创作回归纯粹,当匠心战胜浮躁,这样的“缺席”远比领奖台上的风光更有力量。
“虽遗憾但理解,坐等新作。”乐于见到这样理性的网友留言。冷静来看,“缺席领奖”不足为奇,不过是导演对自己“闭关到新作面世”这一承诺的践行。
“影片上映后我就决定闭关创作,新作面世前不再出席任何活动。”今年4月底,第二十届中国电影华表奖将“特别贡献影片”颁给了《哪吒2》,出品方代饺子导演发表感言:“感谢大家能让我埋头创作,用作品与大家见面,我们会竭尽全力,不辜负观众给予的每一次机会!”
159亿元——这是《哪吒2》的票房成绩,可谓中国电影市场的神话。当前如同5年前,要打破“续作魔咒”,导演面临的情形是如此相似。
2019年夏天,《哪吒之魔童降世》(即《哪吒1》)以超过50亿元的票房,成为中国动画电影历史上的一个标杆和奇迹。
后续作品在票房、口碑、艺术质量等方面能否媲美第一部?优秀前作犹如一座高耸的大山,翻山的人就是导演领衔的主创团队。
从《哪吒1》到《哪吒2》上映的5年间,很难看到导演在公共平台对外发声。这5年他几乎只做了一件事——带领团队一起,闭关做《哪吒2》。
“国漫崛起”扛鼎之作的名号,不是流量、不是曝光度、不是话题热搜就能达成的,关键还是在于主创团队夜以继日的精心创作与打磨。毕竟,没有时间之“量”,怎有精品之“质”的突破呢?
这5年的创作,主创团队一定经历了不少煎熬与困顿时刻。导演感慨,快乐永远短暂,痛苦才是漫长的。你要经过长期的大量的痛苦煎熬,最后才能得到非常短暂的一点点愉悦。
支撑他们度过漫长的痛苦煎熬,难道会是在一场颁奖典礼上收获的掌声吗?对于纯粹的创作者而言,答案必然是否定的。
那短暂的愉悦,是一种奖赏。奖赏他们与时间结下了情谊,耐心耕耘结下了果实。
“能与哪吒相遇,我挺感激。可以一直做自己喜欢的事,很幸运。对于动画创作,最终还是要不断地寻求突破,不断地生长,我认为这就是生命的意义所在。”导演饺子曾说过。
接下来的5年时间,或许短一些或许更长,哪吒会在创作者的镜头中继续生长,那是观众的期待。“缺席领奖”的热议会被淡忘,留下好作品才是不惧时间的。
喧嚣热闹、掌声鲜花,终会湮没。导演饺子在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更纯粹一点、更耐心一点、更专注一点,哪怕只为得到一点点的愉悦也是值得的。
上一篇:石榴籽紧抱聚合力 共建高原幸福家
下一篇:冬夜说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