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放心水”流进千家万户
创始人
2025-11-23 02:20:50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洋 常驻记者 曾维 通讯员 张康

“现在,水的口感好了,水垢也少了,喝着放心。” 11月18日清晨,一师阿拉尔市新龙花苑小区居民李祥生打开厨房水龙头,接水烧开后,向记者展示洁净无垢的壶底,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

城市供水是最基础、最关键的公共服务之一,直接关系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与健康安全。近年来,一师阿拉尔市以保障城市运行品质和提升职工群众幸福感为目标,聚焦水源地保护、水处理能力提升、供水管网改造三大环节,推动供水体系全链条治理、系统性升级,逐步构建起从“源头”到“龙头”全流程可控、全环节保障的城市供水安全体系,让广大职工群众用上更加安全、优质、放心的自来水。

严守防线,守好饮水“第一关”

“水源地巡查必须全覆盖、不间断,任何异常情况都要第一时间处置。”11月17日,一师阿拉尔市水源地巡库工作人员田超,一边通过河湖长制应用软件实时上传巡查记录,一边向记者介绍日常工作情况。他说:“每多走一步路、多查一个点位,都是为了守住水源安全底线,让每个人能够喝上安心水、放心水。”

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的一师阿拉尔市,城市供水主要来自天山冰雪融水及季节性河流引蓄水。近年来,为确保水源地生态环境和供水水质的安全稳定,一师阿拉尔市水利局强化源头管控,组建了一支高效专业的专职巡检队伍,对水源地进行常态化巡查与监测,持续筑牢“源头活水”安全屏障。

在源头保护方面,一师阿拉尔市严格执行水源保护区管理制度,科学划定一级、二级水源保护区,组织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畜禽污染整治和违规建筑处置等工作,着力消除潜在风险源。同时,加强保护区周边生态修复与植被管护力度,完善水源涵养屏障,形成有效隔离污染的生态缓冲区。

在水质监测方面,该师市建立了覆盖“原水—净水—末端用户”的全链条监测体系,对水中pH值、溶解氧、浑浊度等关键指标开展定点、定期检测,并按规定向社会公布监测结果,确保水质状况透明可控。

一师阿拉尔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建国说:“水源保护与供水能力建设是城市发展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职工群众的生活品质与健康福祉。我们将依法依规持续加大水源地生态保护投入,进一步提升监测预警、风险防控和综合保障能力,全力守护城市饮水安全。”

技改提质,从“合格水”变“优质水”

近日,记者在一师阿拉尔市绿海水厂提标改造工程现场看到,300余名施工人员正按照施工计划开展分区、分段作业,施工现场井然有序。项目负责人张林晨介绍,目前工程正全力推进超滤膜、纳滤膜两类核心单体设施建设,确保各施工环节有序衔接、整体进度稳步推进。

供水品质提升,关键在于处理技术的迭代升级。由一师阿拉尔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牵头,阿拉尔经济技术开发区绿海供水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绿海供水”)实施的绿海水厂提标改造工程,系一师阿拉尔市2025年“民生十件实事”重点项目之一。该工程紧扣水质优化核心需求,通过引进先进双膜法掺混工艺,推动城市供水从“安全达标”向“优质稳定”跨越,切实保障广大职工群众喝上更放心、更优质的饮用水。

“此次升级改造,源于现有供水能力与水质品质的双重瓶颈。水厂2015年投产以来,日处理生活用水5万吨,现在已经满负荷运行。”绿海供水副经理张磊说,“现有工艺虽能实现除杂消毒,水质符合国家标准,但因水源为雪山融水,钙镁离子含量较高,职工群众反映烧水时水壶容易结垢。”

围绕处理能力不足和水质提升空间有限这两方面问题,此次提标改造从扩容和提质两个方向同步发力。一方面,将水厂生活饮用水处理规模由每日5万立方米提升至10万立方米,以缓解供需紧张状况;另一方面,通过双膜法掺混工艺,对处理工艺进行系统升级,为提升出水稳定性和口感提供技术支撑。

据介绍,双膜法掺混工艺可根据原水水质变化调节产水比例,提高工艺运行的适应性和能效水平。超滤膜主要用于去除水中悬浮物、胶体和部分污染物;纳滤膜可有效降低钙、镁等硬度离子含量,从根本上改善水硬度,使水质更为柔和,并减少日常生活用水中水垢的形成。升级后的工艺将在确保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基础上,使主要水质指标进一步向优质水标准靠近。该项目建成投运后,将大幅提升供水保障能力,为师市职工群众持续稳定供应高质量生活饮用水。

更新管网,畅通惠民“最后一公里”

“看着新管子铺到家门口,心里真踏实。” 11月18日,一师阿拉尔市大上海国际花园小区居民田玲说。小区外,挖掘机挥舞铁臂小心翼翼开挖路面,施工人员正忙着对接新管网。

供水管网是贯通城乡、连接民生的“毛细血管”。今年,一师阿拉尔市针对城区部分供水管网老化导致的供水不稳定、水压不足等民生痛点精准施策,投入1.63亿元启动城区供水管网基础设施改造项目,着力打通用水“最后一公里”。

一师阿拉尔市住房和城乡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王杰介绍,阿拉尔市城区供水管网主要采用PE管、PVC管和玻璃钢管,部分管网使用年限已达15年,较新的也有5至8年,受材质老化、地质变化等因素影响,管网“跑冒滴漏”问题偶有发生,不仅造成水资源浪费,还影响了居民用水体验和企业生产用水稳定。

此次改造采用“支线覆盖+主干强化”模式,精准破解供水难题。项目改造支线管网约83公里,覆盖城区多数居民小区及商业区域,有效解决部分区域长期存在的末端水压不足和供水不均衡等问题;主干升级改造长度达17.88公里,强化整体输水能力,改善老旧管网易爆管、易渗漏等结构性问题,从源头上提升城市供水体系运行水平,为城市发展提供稳定的基础支撑。

“在管材选用上,项目坚持适配性与可靠性原则。管径DN500以下的管网采用柔性好、耐腐蚀、维护便捷的PE管;管径DN500以上的主干管网则选用耐压性能高、使用寿命长的球墨铸铁管。”王杰说,这些均为国家成熟应用的供水管材,能有效降低外界因素对水质的影响,提高管网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目前,该项目各项施工正按计划有序推进,一师阿拉尔市苹果苑、新龙花苑等6个老旧小区已完成供水管网更新改造。根据施工安排,项目计划于今年年底前完成80%的工程量,2026年4月底前全面建成并投入运行,为师市职工群众和企业提供更加稳定、安全的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保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全运会吉祥物为什么成“顶流”? (来源:中国妇女报)转自:中国妇女报  最近,第十五届全运会的两只吉祥物“喜洋洋”和“乐融融”特别火...
闰月里的木叶搭 (来源:中国妇女报)转自:中国妇女报  ■ 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沙古中学  七年级2班 徐丽炜  七月...
中欧班列西安站创纪录!今年前1... (来源:中国妇女报)转自:中国妇女报  在西安,一列装满汽车配件、光伏组件和跨境电商货物的火车在轰鸣...
新发现:小狗和人类一起旅行了一... (来源:中国妇女报)转自:中国妇女报  最近,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大秘...
已修复“国宝家园”33万余亩 转自:成都日报锦观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片区加大生态修复力度已修复“国宝家园”33万余亩 大熊猫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