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法治日报)
转自:法治日报
□ 本报记者 潘从武 □ 本报通讯员 张蕾 宋洪裕 进入11月,帕米尔高原寒意渐浓,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恰县乌鲁克恰提乡库尔干村的一座小院里却暖意融融。小院的主人布帕提玛·居努斯正耐心倾听两位村民的诉求,时而点头回应,时而温和劝说。院墙上“法润民心”四个大字,在阳光下格外醒目。 这里是乌恰县司法局乌鲁克恰提司法所创新设立的“家庭司法所”。今年45岁的布帕提玛是乌鲁克恰提司法所所长。 乌鲁克恰提乡地处中吉边境,辖区面积广,牧民散居在各个草场,最远村落距离司法所达数十公里,牧民有事需要去司法所时,常常是“到了地方,所里已下班”。为破解此难题,2023年,布帕提玛把自家院落改造成法律服务点,利用下班时间和休息日,为牧民解决家长里短。 6月19日傍晚,村民买某和吾某因为两家羊群混在一起发生口角。情绪激动之下,买某打死了吾某的一只羊。眼看两人就要动手,朋友将他们拉到布帕提玛家。布帕提玛了解事情经过后,一面批评买某的冲动,一面劝吾某邻里之间要互谅互让。最后,买某当场道歉,答应赔吾某一只羊。 几天后的一个深夜,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吵醒了布帕提玛。村民阿某哭着说,哈某酒后在300多人的微信群里辱骂她,导致其与家人发生争执。布帕提玛让阿某和哈某第二天赶在她上班前来小院。次日一大早,阿某与哈某走进小院,布帕提玛给两人倒上热腾腾的奶茶,拿出民法典,翻着法条讲解辱骂他人的法律后果。哈某听后,当场向阿某道歉。 近年来,布帕提玛通过“家庭司法所”化解矛盾纠纷20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100%。她还在小院搭起简易普法台,通过案例讲解、发放宣传册等形式开展普法宣传,让法治观念深入人心。
下一篇:昔日盐碱地 今朝丰收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