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提问:
在天眼查看见格力有很多发明专利,但有一些却在产品层面看不见。或者说没有对应的产品。请问这些尚未应用于产品的专利,格力是如何处置的?或者说变现的?还是说未来这些专利都会变成产品?
董秘回答(格力电器SZ000651):
尊敬的投资者您好,感谢您对格力电器专利工作的关注。格力电器始终坚持“核心技术自主研发”的发展战略,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致力于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型企业。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已从最初的专业空调制造商,逐步成长为覆盖家用消费品与工业装备两大领域的创新型、多元化、科技型全球工业集团。截至目前,公司已拥有50项“国际领先”技术,累计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中国专利金奖3项,并获得81项中国专利奖,体现了公司在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创造方面的领先实力。 围绕产业布局和研发方向,公司系统性地推进专利保护规划,构建覆盖核心技术全链条的高价值专利组合。以“光伏直驱系统及控制技术”为例,该技术通过能量双向流动与实时并网控制,实现高达99.04%的电能利用率,真正推动空调产品向“零电费、零碳排”迈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荣获空调行业首个中国发明专利金奖。这一成果不仅是技术突破的体现,更是专利布局与产业应用深度融合的典范,有效保障了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 在专利运用方面,公司坚持“保护创新、促进转化、服务发展”的理念,积极发挥专利的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公司多个核心技术已实现对外许可,例如将自主研发的电机专利许可给全球风机领域排名前三的德国某知名企业、水泵行业领军企业丹麦格兰富等国际知名企业,标志着中国原创技术开始走向世界并获得行业认可。同时,在专利维权方面,格力坚持“不为赔偿,而为尊重创新”的原则,通过法律手段坚决维护创新成果,单个专利判赔额最高达1亿元,屡创家电行业专利诉讼赔偿新高,多起案件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典型案例,有力推动全社会形成尊重创新、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我国专利为“先申请原则”,专利权授予最先提交申请的申请人。若未及时申请,一旦技术被他人抢先申请或通过公开发表等方式披露,将难以获得有效法律保护。因此,专利申请往往在技术研发方案阶段。由于公司坚持原创性技术探索,部分专利源于前瞻性技术预研,属于技术储备型或防御性专利。这些专利虽尚未立即应用于现有产品,但代表了公司在未来技术路线上的探索和研究,是企业构建长期技术壁垒、掌握行业话语权的重要支撑。此外,从一项专利技术的诞生到最终实现产业化,往往需要经历技术成熟度评估、工程化验证、可靠性测试、供应链配套以及市场需求匹配等多个环节,周期通常在3至5年,部分颠覆性技术甚至需要更长时间。例如,格力首创的分布式送风技术,作为全球空调送风系统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创新成果,其研发历时多年,攻克了传统空调"冷风吹人"、无法同时兼顾制冷与供热双高效舒适需求的行业难题,成功实现制冷“有风不吹人”、制热“地毯式环抱送暖”的高效舒适体验,显著提升冷热切换效率与体感舒适性。该技术经中国制冷学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被评定为“国际领先”。
查看更多董秘问答>>免责声明:本信息由Hehson财经从公开信息中摘录,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Hehson财经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