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点医声
张晓光 淄博报道
通讯员 宋天印
消化道系统的疾病常常由于症状不典型而被忽视,胃癌、结直肠癌、食管癌等消化道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这些疾病早期症状隐匿,多数患者确诊时已进展至中晚期,犹如藏在身体中的“隐形炸弹”,悄无声息地威胁着民众健康。
35岁的李女士从未想过“胃癌”会与她有关。因工作压力与饮食不规律,她长期胃部不适却总以工作忙为由拖延就医,直到一次严重的上腹痛发作,她来到淄博市妇幼保健院消化内科接受了无痛胃肠镜检查,结果发现早期胃部病变。但幸运的是,经过及时的内镜下微创治疗,她得以康复出院。
这样的病例,在淄博市妇幼保健院消化内科已屡见不鲜。
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50岁以下人群的消化道癌症发病率明显上升,发病年龄呈现明显的年轻化趋势。临床统计表明,19-35岁青年人的胃癌发病人数较30年前增长一倍,这一数据令人警醒。
面对这一严峻现状,淄博市妇幼保健院消化内科积极构建专业防线。作为医院重点学科,科室现拥有一支22人的专业医疗团队,包括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4人和硕士研究生6人,人才梯队结构完整;在硬件设施方面,科室配备了奥林巴斯290主机、放大内镜、超声内镜等先进设备,为消化道疾病的精准诊疗提供了有力保障。
依托雄厚的人才与技术实力,科室已构建起全方位的消化道疾病诊疗体系,为不同年龄段患者筑起坚实的健康屏障。
精准早筛
“近年来,我们接诊的40岁以下年轻患者比例逐年攀升。”该院消化内科主任许海苗表示,“这既反映了年轻人健康意识的提升,也揭示出消化道肿瘤年轻化的严峻形势。”她分析,工作压力大、饮食不规律、经常熬夜等现代生活方式是重要诱因,但更令人担忧的是,消化道疾病早期症状隐匿,年轻人往往忽视身体信号,待就诊时病情已经相当严重。
全球数据显示,2022年结直肠癌新发病例超190万,死亡率高居癌症第二位。在我国,这一形势同样严峻:每年新发病例超55万,40岁以下患者比例十年间增长15%,30岁以下人群发病率持续攀升。
面对这一挑战,科室将消化道癌症早筛作为防控重点,建立了完整的筛查体系,重点发展无痛胃肠镜技术,让患者在相对舒适的状态下完成检查。
“相比传统胃肠镜,无痛技术大大降低了患者的恐惧感。”内镜中心一医务人员介绍。据科室统计数据显示,自全面推广无痛胃肠镜以来,年轻人群预约量增长三倍,早期胃癌的检出率提升35%,实现了“发现一例早癌,挽救一个家庭”的目标。
在技术支撑方面,科室引进了目前最先进的奥林拉斯290电子胃肠镜系统,配合高清放大内镜和电子染色技术,能够清晰观察消化道黏膜的微细结构变化,发现常规内镜难以识别的早期病变,爱尔博电刀系统则为内镜下治疗提供了安全保障。
目前,科室开展的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已经成为治疗消化道早癌和癌前病变的首选方法,能在完整切除病变的同时保留消化道结构,大幅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精准筛查,将消化道癌症扼杀在萌芽状态,筛查体系不仅要注重技术创新,更强调全程管理。”许海苗补充说,作为“国家幽门螺杆菌规范化诊治门诊”示范中心,科室采用标准的四联疗法并结合个体化用药方案,同时通过13C呼气试验实现疗效科学评估,形成筛查、诊断、治疗、随访的完整闭环。
专业呵护
在关注成人消化道健康的同时,淄博市妇幼保健院消化内科在小儿消化内镜领域也取得显著进展。
“儿童不是成人的缩小版,他们的消化道疾病有其独特性和复杂性。”许海苗表示,“我们专门引进了直径的儿童专用胃镜和肠镜,这些超细内镜能够更好地适应儿童的生理结构,减少检查过程中的不适感。”
近年来,科室在小儿消化内镜技术方面连续实现突破,多项技术填补了市内空白,且针对儿童患者的生理特点,科室在麻醉方案、检查前准备和术后护理等方面都进行了专门优化,特别是在儿童麻醉方面,科室与麻醉科密切合作,制定了适合不同年龄段儿童的麻醉方案,确保小儿患者的安全与舒适。
此前,科室曾成功救治一名仅1岁9个月的“急性胃扩张,胃扭转”患儿。当时,消化内科团队经过充分评估,决定对该患儿采用“胃镜下复位术”进行治疗。通过胃镜下精准操作,医生仅用时30分钟就将患儿扭转的胃部恢复正常位置,避免了外科传统开腹手术的创伤,术后患儿恢复良好,第二天即可正常进食。
另一例因横结肠巨大息肉导致反复出现肠套叠的患儿,同样1岁9个月,此前该患儿已发生三次肠套叠,严重影响生长发育,消化内科团队通过内镜,采用高频电切技术,完整切除了息肉,再次刷新了市内消化内镜技术的最小年龄纪录。
统计显示,近年来科室已完成小儿消化内镜诊疗200余例,其中年龄最小的患者仅8个月,成功率100%,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科室还开展了小儿消化道异物取出术、小儿消化道出血内镜下止血等技术,为儿童消化道急症提供了微创解决方案,这些都充分展现出科室在小儿消化内镜领域的技术实力。
高效诊疗
为满足不同患者的就医需求,消化内科创新服务模式,于2023年推出了日间病房服务,将常规胃肠镜检查、内镜下治疗及消化道疾病管理优化为24小时内完成。
“我们优化了全流程服务,从预约、术前评估、检查治疗到术后观察,每个环节都力求高效、规范。”日间病房负责人介绍,“患者早上入院,当天完成治疗,经过短暂观察后即可出院,不耽误工作和生活。”
这一模式不仅提高了医疗资源利用效率,也极大方便了患者,特别是那些工作时间紧张的青年患者。
数据显示:自日间病房运行以来,已成功为2000余例患者提供医疗服务,其中,80%的患者在出院后一周内通过电话随访了解恢复情况,确保医疗安全。
另外,在疑难病例诊治方面,科室注重多学科协作,为患者提供综合诊疗方案。例如,一位89岁高龄老人误吞蛋挞锡纸托后,出现吞咽困难等症状,由于患者年龄大,并伴有冠心病、小脑萎缩等基础疾病,麻醉及胃镜检查风险极高。消化内科立即启动多学科会诊机制,联合麻醉科、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等专家共同评估风险,制定周密的治疗方案。最终,通过胃镜成功取出食管内异物,整个操作仅用时几分钟。
随着消化道疾病年轻化趋势加剧,淄博市妇幼保健院消化内科方面表示,将继续提升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通过无痛胃肠镜技术的推广应用、小儿消化内镜技术的深入发展以及日间病房服务的持续优化,为更多患者提供安全、有效、舒适的诊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