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泼斯坦案”到底藏着什么秘密?
创始人
2025-11-21 20:11:21

(来源:法制日报)

转自:法制日报

当地时间11月1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法案批准公开“爱泼斯坦案”相关文件,这场一度被权力遮蔽的权贵丑闻再度重回公众视野。此前一天,特朗普还明确反对文件公开,短短24小时内态度闪电反转,对此《华盛顿邮报》在社论中尖锐指出,特朗普的立场转变绝非出于对正义的追求,而是党内议员倒戈施压与舆论倒逼下的无奈妥协,全程裹挟着明确的党派斗争诉求。

2019年,杰弗里·爱泼斯坦在狱中离奇“自杀”,但这起横跨多年的案件并未落幕,反而成为撕开西方精英阶层遮羞布的切口。尘封的案件文件、牵扯的政商王室名流、模糊不清的调查细节,背后藏着的从来不止桃色绯闻,更是权力、资本与阴谋交织的深层黑幕。

权贵网络的罪证

“爱泼斯坦案”的核心秘密,是一张覆盖政商王室领域的精英腐败网络。这位顶着“金融家”头衔的涉案者,凭借奢华社交场构建起特权圈层,其位于加勒比海的私人岛屿被外界称为“权贵乐园”,私人飞机则被戏称为“洛丽塔快线”,两处场所长期成为他诱骗未成年少女实施性侵的隐秘空间,涉案受害者超250人,最小年龄仅14岁。

文件记录显示,美国总统特朗普、前总统克林顿曾与爱泼斯坦频繁交集,《华尔街日报》曾披露2003年特朗普为爱泼斯坦50岁生日纪念册题词,可见二者过往密切关联;英国安德鲁王子更是被受害者弗吉尼亚·朱弗雷直接指证参与不法行为,后者作为案件中最具代表性的幸存者,15岁时在特朗普旗下马阿拉歌庄园工作期间被招募涉案,2025年却以自杀结束生命,终年41岁,其悲剧成为受害者维权之路的沉重注脚。以色列前总理埃胡德·巴拉克即便在爱泼斯坦定罪后仍多次造访其住所,其关联企业还接受过后者秘密注资,利益捆绑痕迹清晰可见。

目前已公开的案件文件达万余页,多来自2015年受害者针对爱泼斯坦同伙吉斯莱恩·麦克斯韦提起的民事诉讼,文件中近200名涉案人员名字多以“无名氏+数字”代号隐藏,克林顿的代号即为“John Doe 36”,关键身份信息被刻意遮蔽。《纽约时报》评论称,特朗普支持者长期呼吁公开案件文件,核心诉求便是希望揭露民主党权贵的关联黑料,可见这一腐败网络早已成为两党相互攻讦的把柄,深度渗透美国政治核心圈层,而爱泼斯坦死前签署遗嘱,将4.69亿英镑财产全部转入信托基金交由其弟弟继承,更让受害者索赔之路陷入绝境,彻底暴露权贵阶层对罪恶后果的提前规避。

跨国渗透的暗线

这起案件远非孤立的个人犯罪,更藏着跨国势力渗透他国权力中枢的隐秘图谋。爱泼斯坦的核心同伙吉斯莱恩·麦克斯韦,其父作为英国媒体大亨长期被指与以色列情报部门关联紧密,而爱泼斯坦本人不仅与以色列高级情报官员过从甚密,更曾介入以色列与多国的外交、安全事务,其资金流向与情报活动深度绑定,早已超出私人行为范畴。有报道称,他本质上更像一个伪装成富豪的情报前哨,通过制造把柄、利益捆绑操控各国精英,进而影响相关国家决策走向。美国独立调查媒体披露,爱泼斯坦曾协助促成以色列多项国际协议,甚至试图搭建跨国秘密沟通渠道,其背后的外国影响力网络,正通过这种隐蔽方式侵蚀他国主权核心。

值得注意的是,俄籍超模露拉娜·科尔舒诺娃18岁时曾造访爱泼斯坦私人岛屿,此后不久便坠楼身亡,其死因至今疑点重重,更让案件的跨国隐秘关联增添迷雾。

即便美国司法部曾宣称无证据表明爱泼斯坦掌握勒索知名人士的“客户名单”,2025年6月,FBI副局长丹·邦吉诺也公开表态,称档案中无证据证明爱泼斯坦敲诈权势人物,但多年来持续发酵的舆论质疑与案件疑点,始终无法消解公众的怀疑。2025年2月,司法部首次公布的首批200页文件,多为此前已泄露的非核心内容,数千页调查核心档案仍被拖延公开,直至国会施压才逐步解封。《洛杉矶时报》评论指出,案件公开的内容始终经过筛选编辑,大量关键细节被涂黑遮盖,所谓“真相披露”实则是一场遮遮掩掩的信息操控,其背后跨国势力与本土权贵的利益勾结,远未被彻底揭开。

司法失灵的真相

案件最刺眼的秘密,是西方司法体系与权力阶层的勾结,让罪恶长期逍遥法外。早在2008年,爱泼斯坦就因性侵指控被调查,却凭借人脉与财力达成轻判协议,仅服刑13个月且期间可自由外出,受害者直言其服刑体验“和住在度假酒店没什么区别”,直白戳破司法优待的虚伪面目。2019年其在纽约大都会惩教中心狱中自杀更疑点重重,官方公布的11小时监控存在61秒关键缺失,司法部最初谎称因设备陈旧午夜重置导致片段丢失,后经国会监督委员会施压,缺失片段才得以公开,画面仅显示两名狱警在牢房附近走动,未给出合理解释。美国《连线》杂志采访的法医专家分析视频元数据后发现,已公布的监控曾进行过编辑修改,与官方宣称的“原始完整”说法完全相悖,进一步加剧公众对“杀人灭口”的猜测。

即便同伙麦克斯韦2021年因五项罪名成立被判入狱,面临65年刑期,但其始终喊冤称自己是“替罪羊”,律师团队持续上诉,案件核心文件仍被尘封十年。2025年7月司法部还曾明确表态不再公开更多文件,直至党内分裂与舆论倒逼下,《爱泼斯坦档案透明法案》才得以推进。《华盛顿邮报》指出,特朗普此前长期反对文件公开,直至共和党大批议员倒戈才被迫转变立场,其选择性表态本质是将案件当作政治博弈工具,而司法部公布的文件始终以“保护受害者隐私”为由选择性披露,2025年9月公开的3.3万页文件中,民主党议员直言97%的内容此前已通过非官方渠道流出,核心疑点仍未解答。更荒诞的是,司法部长帕姆·邦吉诺曾于2025年上半年宣称“爱泼斯坦案已结案,无证据起诉其他人”,却在特朗普签字前几小时突然宣布“案件有新线索”,面对记者追问仅含糊回应拒不透露细节,其前后矛盾的表态彻底暴露司法部门的敷衍与隐瞒。正如《纽约客》评论所言,如今美国的真相推动者已不是司法机构,而是受害者与民间力量,这种正义寻求主体的错位,本身就是制度失灵的鲜明警报。

多年来,幸存者的抗争从未停止,公众对真相的追问从未消散。随着案件文件逐步公开,更多隐秘或许将浮出水面,但这起案件揭露的制度裂痕与权力腐朽,早已成为西方所谓“民主正义”神话难以抹去的污点。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五年增长两倍多,“小巨人”助力... (来源:经济日报)转自:经济日报宇树科技、国盾量子、强脑科技……许多曾经名不见经传的中小企业,凭借“...
用一个大众篆刻展,讲述复旦管院... 澎湃新闻获悉,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政立院区近日展出“印记管院 拓新领变——复旦管院恢复建院40周年大众篆...
教育家精神万里行|包文德:润己... 包文德,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八宝镇寄宿制民族小学一级教师,2024年全国模范教师。自1991年...
执法部门连夜出手 整治经适房违... 11月20日,《新闻透视》报道了经适房违规出租的现象在一些小区死灰复燃。新闻播出后,被点名的松江、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