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洪观新闻记者 万磊)近日,江西省恒湖垦殖场有限责任公司在虾稻连作模式水稻二化螟绿色防控技术上取得重要进展。由该公司农业发展部牵头完成的“鄱阳湖平原虾稻连作模式水稻病虫害综合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推广”课题,历经四年系统研究,为鄱阳湖平原虾稻连作区提供了一套经济、生态的二化螟治理新方案,相关成果已在省级学术期刊正式发表。
该研究自2021年10月启动,以恒湖垦殖场为核心调查区,并延伸至永修县三角乡、新建区铁河乡等典型虾稻连作区域。研究系统追踪并解析了二化螟的寄主植物偏好、越冬幼虫迁移规律、化蛹与产卵场所及其年生活史等关键生物学特性,为精准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基于对二化螟生态习性的深入掌握,研究团队创新性地提出了“防控代别提前、防控场所移前”的农业防控新思路,将防控重点由田间施药转向虫源滋生地治理。针对二化螟偏好田外沟渠化蛹、田外杂草产卵的特点,提出了“田外沟渠灌水灭蛹”与“田外场所除草控虫”两项关键防控措施。此举从源头着手,有效削减虫口基数,从源头压二化螟密度,实现绿色高效治理。
此项研究成果的应用推广,预计将显著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降低稻米农药残留,提升农产品品质与市场竞争力,同时有助于维护虾稻共生系统的生态平衡与生物安全。这一“田外控虫”新策略的成功探索,不仅为鄱阳湖平原区域的绿色农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也为我国类似生态种养模式的病虫害防控贡献了“南昌方案”。